|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在大眾萬般期待和快馬加鞭程序之下,7月16日,中芯國際回歸A股,登陸了科創板。
首日的高漲也在大家意料之中,盤中市值一度接近7000億,7月16日收盤價為82.92元/股,上漲了201.97%,市值最終為5917.52億元,募資金額達到四五百億元。
至此,中芯國際一舉刷新了科創板的多個紀錄,從過會速度、科技股市值排名、募集金額一時無出其右。芯片產業巨無霸的歸來,能夠在境內資本市場獲得更大融資支持,獲得更高的估值,這對於資本技術密集的晶圓廠商而言非常重要。
進一步說,此次上市也成為資本市場要大力投資半導體的風向標,同時國內大眾也能享受半導體市場紅利。
在當下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中,又為中芯國際的IPO賦予了更多含義,國內製造龍頭將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從而提速國產化。
面對這樣的標杆性事件,也引發市場討論。有觀點質疑,這是泡沫嗎?有觀點力挺,這是國之重器,理應得到更多支持。也有觀點表示擔憂,中芯技術與龍頭台積電存在不小的差距。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芯國際面臨著挑戰和機遇,但是即使有高科技泡沫也並非是壞事,泡沫與發展一路相隨,“過飽和”的進化方式,才能從中遴選出最適合生存的物種,我們需要更多高技術含量的半導體企業。
再從更大的範圍看,無論中芯國際還是華為,都隱約指向一場未來之戰,一場關於5G、人工智能、半導體的競爭,一場關於產業高地的爭奪與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