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線下消費受到影響,線上零售迅速補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對消費品市場增長貢獻率繼續提高。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3%。
置於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看,線上消費活力迸發,直播帶貨、在線團購、門店到家等新型消費加快創新,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不僅高效地匹配供需雙方,幫助企業迅速恢復生產,刺激消費回補、潛力釋放,還深刻影響著產業形態、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起到推動數字轉型、增加就業等多重作用,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大有作為。
事實上,新型消費蓄勢已久,具備較為完備的商業模式;加之受疫情影響,人們足不出戶助推“宅經濟”發展,從在線辦公到雲上健身,從電商助農到直播售樓,新型消費的邊界正不斷擴大。
面對線上新型消費,要應勢而動、積極響應。對於企業來說,關鍵是利用好線上優勢,捕捉新的消費熱點和商機,構築新型消費生態優勢,實現數字化轉型。轉型從來不容易,但重在勇於嘗試。此前不少傳統企業已嘗試線上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線下經營的短板,一些地方縣市長也將功夫下到屏幕內,直播“帶貨”推銷土特產,起到了擴內需、促消費的效果。
新型消費雖是數字技術驅動的產物,但並非全是流量和營銷的較量,其追求的不僅僅是一時的“爆款”,還有良好的消費體驗和過硬的品質口碑。因此,新型消費能否持續發展,壯大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還要看產品服務體系和運營體系的更新換代,而這亟待供給側的發力。一方面,要圍繞新型消費形態、持續優化消費結構等方式,加強“線上獲客”能力建設,融合線上下發展,穩住消費市場;另一方面應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加強品牌、品質、標準和質量建設及監管,同時促進和擴大文化消費、信息消費、體驗消費,進一步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消費在提供便捷體驗的同時,也存在誇大宣傳、貨板不符、以次充好、維權不暢等問題。這啟示廣大企業不講誠信可能一時走得快,但絕對走不遠。解決誠信問題、涵養行業生態才是制勝之道。
當下,各項擴大內需的政策正發揮效能,可以預見,新型消費將更加活躍,不僅吹動經濟市場的“春水”,還能轉危為機,實現相關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
來源:紅網 作者:孔德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