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環球網報道,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度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之後,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下降6.8%,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如何在抗疫同時迅速提振經濟,是當前全國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各級政府的刺激經濟措施已陸續展開。央行出台了定向降准政策,增加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各地“新基建”也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一些城市出台了針對企業的救助措施,如減免租金和稅收等;還有一些城市為居民提供消費券。這些措施無疑將起到積極作用,但對於快速扭轉經濟下滑而言,仍然是不夠的。
我國在較短的時間裡基本控制住新冠疫情的蔓延,復工因此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要實現全面復產仍然任重而道遠。製造業企業的復工基本完成,但復產率仍然較低,而服務業的復工與復產都不理想,其背後原因是消費沒有快速恢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零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是各項指標中下降幅度最大的。
消費大幅度下降對於我國經濟的復甦非常不利。短期內,技術進步和資本積累不可能發生可見的變化,而由於經濟下行,勞動力市場上存在失業,因而擺脫衰退完全取決於需求的增長。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與以往經濟下行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往消費一般能夠保證增長,經濟下行主要表現為企業投資減少,政府的反周期措施因而只需專注於提振企業信心、增加投資。而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則不同,企業只是摁下了暫停鍵,因而供給端沒有問題,但消費大幅度下降導致了企業訂單下降,消費成為經濟復甦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短期內技術和資本基本上是給定的,經濟復甦與就業的關係也就無法割裂:就業增加了,經濟就增長;反過來,沒有經濟增長,也不可能有就業的上升。
受消費制約,增加流動性和減稅等措施的作用有限,因為企業如果沒有訂單就不會開工,因而也不需要流動性,同時減稅也失去了意義。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全社會的有效需求,但建設周期長,效果也不容易傳導到中小企業那裡去,因而在短期內起不到促進就業、增加民眾收入的效果。而且,大規模地搞基建後遺症很多,其中債務的再次累積是必須關注的問題。自2017年起,中央政府在“去杠杆”方面花費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果再次大量上新的基建項目,有可能讓這些成果付之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