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近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增添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加快重大戰略實施步伐,提升城市群功能。這一表述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那就是要高度重視城市群在國家經濟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以高質量城市群發展支撐高質量經濟發展。研究如何提升城市群功能,是當前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區域與城市發展的重要任務。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中心研究員馮奎文章表示,“城市群”進入國家層面的發展規劃已逾20年。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提升城市群功能,表明中央對城市群發展的階段、現狀、作用、定位等的認識不斷深化,方向更加清晰明確。中國的城市群發展,已經不是規模與數量問題,而是提升城市群功能,建設高質量城市群的問題。城市群發展,不僅要解決城鎮化的形態問題,而且要使其發揮擴內需、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綜合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城市群素質不高、能級不強等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優化布局,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空間基礎。可以說,提升城市群功能兼顧眼前與長遠,既有穩增長等方面的考慮,又有區域與城市發展調整優化的原因。
文章指出,提升城市群功能,以高質量的城市群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經濟工作的突破方向與重要抓手。
一是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根據已出台的各類規劃估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19個國家級城市群和一些省域範圍內的城市群將承載七成以上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未來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平台。但要看到,有一些城市群行政區經濟組合的色彩還比較濃,城市群發展的內部規律沒有認識到位。為此,應對城市群規劃建設的實施情況跟蹤評估,及時發現問題,研究提出支持城市群提升功能的有效舉措。
二是加快培育現代化大都市圈。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空間形態。針對部分城市群面積過大、功能不強、內部支撐乏力等問題,應充實都市圈發展的內容。同時,中國省會、副省級等城市相對發達,依托這些城市建立大都市圈也有相應基礎。具體來說,就是以這些城市群內部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為重點,以合理尺度的都市圈為形態,加快都市圈功能建設,推動形成以核心城市引領都市圈,以都市圈支撐城市群,以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的理想格局。
三是提升產城融合發展水平。城市群是各類城市、小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所有城市各美其美,才能美美與共。針對有產無城、有城無產、產城低水平結合等不同情況,需要因城施策、補齊短板,促進各類城市邁向高水平產城融合發展。超大特大城市應提高城市能級、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防止無序蔓延、避免臃腫肥胖。大城市應增強要素集聚、高端服務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發揮規模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應遵循差異化定位,瘦身強體,走“小而強、小而美、小而優”的發展道路。小城鎮與特色小鎮是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順應分化發展的趨勢,深度嵌入城市群體系之中。
四是以改革促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綜觀近年來出台的各類區域規劃、城市群及都市圈規劃,都把改革擺在重要位置。城市群是發展的空間,也是改革的空間,要牢牢抓住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這條主線,在規劃、建設、治理等具體環節,加強協調與協作。一些城市群的實踐表明,城市群改革的突破口是打破行政壁壘,率先實現城市群內人口、土地、資金、技術的充分流動,以要素發展高效組合使用為城市群發展創造增量。
提升城市群功能是中國激發經濟活力、培育經濟動能、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中長期任務,抓總的效果突出,各項工作部署應在今後的各類宏觀規劃中更多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