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演講現場(中評社 李娜攝) |
趙穗生表示,至少在以上這三方面導致了中美之間目前在戰略上的競爭態勢,有可能進入一種“新冷戰”,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新冷戰”還是有可能避免,他主要從以下五方面的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仍然非常嚴重。換言之,儘管中美之間競爭態勢日益加劇,中美之間的政策變化非常大,但是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並沒有變化,而且變得更加重要。習總書記說“鬥則兩傷,合則兩利”。中美貿易戰打到今天對中美雙方的傷害都非常大,儘管美國人說我們把中國的產業鏈割斷了,投資開始走出中國,但這些投資也沒有回到美國,最大受益者是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國家。貿易戰對美國農產品和農民,以及對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影響非常之大,所以特朗普現在快撐不住了。
第二,“新冷戰”的國際條件根本不具備。冷戰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涇渭分明,所有的國家都必須選邊站,或者加入前蘇聯陣營社會陣營,或者加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但今天所有的國家都不願意選邊站,而且也不用選邊站,他們兩邊討好,根本就沒有兩個陣營的明確概念,這是跟冷戰期間完全不同的一種狀況。
第三,中國現在根本就沒有要取代美國的意願和能力。美國在很多方面存在對中國的誤判,中國現在還是以美國所主導的現存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中國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和意願去推翻現在的國際秩序。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肯定難以為繼,用一條腿支撐著一個地球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兩條腿或者多條腿,現在是多極世界,是中國所追求和推動的多極世界。
第四,中國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美國所提出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都是中國在發展過程當中所要面對的問題,是中國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但中國並不是按照美國的“時間表”,或者按照美國的要求加以改革改變。中國會加入到世界體系當中去的,也會變得更加自由、更加開放,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趨勢,因為中國的發展必須要走這條道路。
第五,中國的敵人不是美國,美國的敵人也不是中國,自己的敵人都是自己。中美的很多問題導致了中美關係變化,雙方都要改變,並且越來越多的美國有志之士已經認識到美國現在問題很多,一定要改變。在當前的總統選舉辯論中可以看到,外交政策在美國政治辯論當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在上周民主黨第二輪的兩小時的競選辯論中,外交政策占的比例只有7%,93%的時間都是在談美國國內的問題,這也反映了美國的現實,美國的問題在國內,老百姓關心的也是國內問題。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那麼中美之間的衝突就有可能減緩,甚至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