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搜索距離上,它與E-2D預警機有較大差距,但是“閃電Ⅱ”擁有較快的飛行速度和很強的隱身能力,這是固定翼預警機所不具備的。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戰場上,“閃電Ⅱ”不僅能進入敵防空區實施攻擊,還可以通過編隊執行遠距離偵察任務,成為美軍全球信息栅格的前沿偵察監視節點。
若單槍匹馬,“閃電Ⅱ”空戰性能並不很出色。它突出的地方,在於具有作為信息節點支撐體系作戰的能力。
“閃電Ⅱ”研發之初,設計者就有考慮:允許各作戰系統相互連接,共同構成一個由中心計算機統一管理的“作戰體系”。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高速數據總線,將通信導航與識別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電子戰系統、光電瞄准系統聯成一體,為其他各種部署在前沿的作戰平台提供相互連接。
從這個意義上講,“閃電Ⅱ”不僅僅是一種戰機,它更是一個平台,可以與其他單位共享信息。在美軍的作戰體系中,該機能夠與空軍的預警機、海上的“宙斯盾”戰艦等其他武器裝備共享信息,也可以把地理坐標等數據提供給某個具體的武器單元,引導後者實施攻擊。
不僅如此,“閃電Ⅱ”還具備一種功能,那就是可以把盟友的F-35戰鬥機也融入作戰體系。它們之間可以共享作戰信息,如共享一份通用作戰圖,從而在戰術或戰略上變得更具戰鬥力。
兩次墜機並非偶然,折射出其存在軟肋和短板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儘管“閃電Ⅱ”號稱能夠執行作戰飛機的全部任務,但萬金油式的“全能”在成就其優勢的同時也成為其軟肋。
一是“閃電Ⅱ”缺乏超機動和超聲速巡航能力。主流觀點認為,由於機動性不足,它在視距內空戰格鬥中並不占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