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這個速度,太讓我意外了!”日前,接到諸暨現代環保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代辦員的電話,浙江潔利達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贊嘆不已。從7月摘得高新區里的一塊工業用地,到拿到施工許可證,他總共只等了26天。
浙江日報報道,“潔利達暖通”項目的高效落地,得益於浙江正在推廣的“標準地”改革。今年以來,浙江全面推廣工業項目“標準地”制度,通過政府事前定標準,企業對標競價、按標施建,政府對標驗收,以市場化手段引導企業按需拿地、招引遴選高質量項目落地。
“標準地”改革是浙江的首創性工作。所謂“標準地”,是指在完成相關區域評估的基礎上,帶著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容積率、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畝均稅收等至少5項基本指標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
此前,企業投資項目用地的行政審批環節多,耗時費力且效率不高,一直為項目投資者詬病。去年8月,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德清縣率先探索開展“事前定標準、事後管達標、畝產論英雄”的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試點。
“ 標準地”改革推動了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減前置、減環節、減流程、減時間。
拿下全省第一塊標準地的浙江啟聚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柏林對此體會尤深:“以前企業拿下一塊地,光跑各種證就要大半年時間。現在,只要跑一次來參加競標,各種證照政府都給你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