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在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智庫化建設有助於強化媒體的戰略研究能力、思想傳播能力、輿論引導能力、社會服務能力,提升其業務層級和專業程度。本文通過多家媒體與智庫融合的實際探索,分析了從“媒體型智庫”到“智庫化媒體”的模式及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媒體智庫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傳統媒體向新型媒體轉型發展的步伐也在穩健提速。在以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目標指向,以加快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為主要標誌的媒體轉型中,一條以媒體融合為基礎的新的路徑選擇正在逐漸清晰,並日益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它緣起於多家媒體的自發舉動,其作用和價值正隨著國家發展的智力支撐訴求加劇而更加凸顯。這條路徑,就是媒體與智庫的優勢叠加、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掀起熱潮的戰略背景下,越來越多傳統媒體積極打造基於自身特色的“媒體型智庫”,以智庫功能的發揮為核心業務注入更多智慧因子,逐步向著“智庫化媒體”的方向轉型。分析可見: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的智庫化轉型,有其本質職能和內生訴求的堅實支撐,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媒體與智庫融合發展之路趨於形成。但是,轉型面臨的瓶頸也現實存在,需要不懈探索,尋求破解之道。媒體智庫化轉型之路光明在望,卻也任重道遠。
一、認識不斷深化:智庫化建設是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可行性選擇之一
近年來,隨著治國理政理論與實踐的不斷完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作為保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程度、提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舉措,智庫在中國決策體系中所起到的輔助、咨詢作用日益凸顯。在走訪調研中,多家媒體負責人談到了近年來黨和政府對於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高度重視與切實推進,這為媒體向著智庫化轉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撐與外部環境。
在中國智庫的迅速發展中,智庫機構體現出鮮明的類型多樣化、發展差異化、功能互補性特征。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研院所和企業、社會智庫“七路大軍”相互區別而又緊密聯繫,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的初步格局。在這一進程中,“媒體型智庫”的快速崛起引人矚目,被稱為中國智庫建設中“令人驚喜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