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游智彬談家族事 外公率全家28人福建回台
http://www.crntt.hk   2023-10-16 00:40:20
游智彬的外公游亞慶是1947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滯留大陸的台灣人。(照片:游智彬提供)
  中評社桃園10月16日電(記者 盧誠輝)新黨桃園市第三選區(中壢區)“立委”參選人游智彬在福建省漳浦縣出生長大,1995年、國中1年級才隨家人來台灣,家族有一段很特殊的故事。1928年生的外公游亞慶出身桃園龍潭銅鑼圈大地主家庭,1947年第二次國共內戰被國民黨徵調到大陸打仗並滯留大陸,兩岸開放後1992年決定落葉歸根,全家28口花了幾年時間陸續從福建遷回來,在台灣團圓。

  談到家族故事,游智彬娓娓道來,外公游亞慶是1947年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從台灣徵去大陸當兵的台灣人,當時才19歲。國民黨1949撤退台灣後,他們被留在大陸。幾經波折,游亞慶後來在大陸有穩定的工作,也娶妻生育了四男二女,曾任福建省漳埔鹽場工區書記,90年代以辦公室副主任職位退休。

  1987年底蔣經國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後,1989年,台灣政府發出第一張“返台定居”的入境證給滯留大陸的台籍老兵。據大陸“台灣老兵返鄉協進會”調查,在大陸的台籍老兵大概有1000多人,已有近900人返台定居(包括家屬應有4000多人),留在大陸生活的老兵大概100來人,但多數年事已高或已經離世了。

  游智彬提到,在台籍老兵終於可以返台後,外公游亞慶相隔40年,終於回台探望80幾歲的老母親,經過幾次探親後,他1992年決定遷居台灣,之後又陸續花了幾年時間,才把一家四男二女與孫輩28口全部遷回台灣。外叔公游日正曾擔任龍潭鄉鄉長與中國國民黨第2屆“立委”。

  游智彬來台灣後,進入國中就讀,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又回到廈門大學攻讀金融博士。

  90年代前後的大陸,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游智彬回憶他所居住的漳州沿海小島“竹嶼”,世居著陳姓與張姓兩個姓氏的居民,主要是以曬鹽和漁業維生,而外公游亞慶憑著微薄薪水養活了四男二女一大家子。

  游亞慶在游智彬幼兒園的時候以鹽場辦公室副主任“離休”,除了有分配房子,全家都享有“居民”身份,每人每個月都可以到糧站領取大米,他們居住的小樓和待遇都是當地居民羨慕的對象。游亞慶離休後又到竹嶼島上一家酒樓當會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