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夫曼表示,台灣面臨來自中國大陸的日益嚴重的威脅,全世界必須關注。自去年2俄烏衝突以來,世界各地的權威人士都預測,中國大陸也可能對台動武,只是時間問題。當烏克蘭戰爭,造成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禁運,如何應對電力短缺時,核電廠突然成為最實用、最可靠的資產。即使戰爭可能威脅到烏克蘭最大核電廠的安全,但烏克蘭官員仍在計劃在未來建造反應爐,並且購買電動汽車。因為由基輔控制的核電廠提供的電力,比使用俄羅斯燃料來的更有保證。
但是在台灣,戰爭的威脅似乎小於地震的恐懼感。例如2011年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淹沒了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發電機,引發反應爐熔毀。
考夫曼訪問到蔡英文的特別助理陳冠廷,他說了台灣反核者的一種常見看法:“我們每個月都會發生地震….有時候,我們工程學無法解決那麼大的問題(指核災)。後果不僅僅是一代人要處理,它將禍延子孫”。
考夫曼認為,核電廠的風險可能被誇大了。根據一項先進電腦模擬輻射傳播方式的研究,核四廠就算發生類似福島的事故,即使污染區波及全台灣10%的土地,但輻射劑量最多也就相當於5次CT掃描。一項日本的研究指責發現,福島禁區內的野牛,牠們沒有癌症激增的跡象,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福島事故的輻射恐慌被高估了,疏散帶來的心理壓力,比輻射暴露帶來的長期健康風險更大。
事實上,台灣的核電廠在過去,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1999年921大地震,是台灣近代最致命的地震,造成了數千人死亡,但是當時核反應廠全部自動關閉,直到在兩天後才重新啟動。
考夫曼訪問了“環保署長”張子敬,他說了反核者另一個看法,就是核廢料。張子敬對考夫曼說:“核電安全是次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如何處理核廢料。輻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半衰期衰減,但用過核燃料需要幾百年,才能恢復到鈾的自然輻射值。與其他32個擁有核電廠的國家一樣,台灣的用過核燃料在核電廠內儲存了數十年。但是,台灣在偏遠的蘭嶼低放射性儲放場,在1980年代引起了全國性的醜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