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客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儲蓄賬戶10分鐘內被扣走近8萬元”“隨身攜帶的銀行卡陸續被扣走200萬元”。
這是此前央行列舉的兩個代收業務典型風險案例。
4月26日起,央行《關於規範代收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實施,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亂扣費”的現象迎來嚴控,老百姓的資金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防範支付風險
代收業務是指經付款人同意,收款人委托代收機構按照約定的頻率、額度等條件,從付款人開戶機構扣劃付款人賬戶資金給收款人,且付款人開戶機構不再與付款人逐筆進行交易確認的支付業務。
代收業務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應用較為廣泛,例如,客戶與自來水、電力、燃氣、有線電視等公司簽訂服務協議後,公司每月按期自動從客戶賬戶扣費;信用卡持卡人與銀行簽訂自動還款協議後,銀行每月從持卡人指定的賬戶劃轉資金償還信用卡等。
代收業務的基本特征是付款人事先授權,實際交易發生時不再逐筆確認。相較於其他需付款人對交易逐筆確認的支付業務而言,代收交易驗證強度較弱,易造成付款人的資金風險。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銀行代收”“銀行亂扣”的投訴就合計超過4000條。
不規範的代收代扣現象也引起了央行關注。去年10月26日,央行正式發布《通知》,於6個月後施行,要求銀行、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對照《通知》對存量代收業務進行梳理,制定整改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