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
http://www.crntt.hk   2022-06-17 09:09:13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努力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對第三次分配的認識不斷深化,並將其作為調節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發揮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新征程上,更加重視並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對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具有深遠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曹江秋文章表示,收入分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關係人民群眾切實利益。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其內涵不同,側重點也不同。第三次分配是社會力量自願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願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相對於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言,第三次分配具有五個顯著特點:一是主體的自願性。第三次分配是社會組織或個人自願捐贈行為。二是主體的多元性。參與第三次分配的主體包括社會組織和個人等。三是客體的多樣性。第三次分配不僅包括社會力量捐贈的財產,也包括社會力量通過奉獻時間、技能或專業知識等提供志願服務。四是目標的無償性。第三次分配不以營利為目的,是貨幣與實物的單向流動,得到分配的對象不承擔相應代價或回報。五是行為發生次序的不確定性。第三次分配並非一定發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後,有的志願勞動與初次分配同時發生,有的捐贈發生在二次分配之前而獲得稅收減免。而且,第三次分配也更能體現關愛精神和道德力量。

  文章指出,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可以更好發揮市場、政府、社會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形成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

  第三次分配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價值導向。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和社會習俗作用下進行的,慈善義舉植根於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途徑。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等參與第三次分配,以實際行動傳遞真善美,有利於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為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強大動力。

  第三次分配能夠增強社會活力和促進社會和諧。第三次分配是基於自願和愛心驅動實現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其參與主體是企業、社會組織、家庭和個人等,形式豐富多樣,可以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當前,區域、城鄉、行業、群體間的收入差距仍客觀存在,社會上也還存在一些困難群體。第三次分配是增強社會活力和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形式。

  還要看到,我們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財富的“蛋糕”不斷做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為第三次分配奠定了雄厚經濟基礎;與慈善相關的配套法規制度不斷完善,為第三次分配提供了法治保障;各地結合實際對慈善事業發展進行有益探索,出現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為第三次分配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社會組織、個人等投身於公益慈善事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形成了有利環境和良好氛圍。所有這些,為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創造了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