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香港中評社】【中評問政】【中評講港】【香港中評社
您的位置:首頁 ->> 中評電訊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賣地條款倡鬆綁 增發展商入標意欲
http://www.crntt.hk   2025-02-12 15:02:07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26日出爐,香港測量師學會關注發展土地價值大跌導致政府收入大減,預料本年度賣地收入不足100億元,建議政府積極尋求縮短土地發展時間及降低建造成本,包括加快工程審批、放寬地上停車場面積計算準則等,增加發展商投地意欲及買地出價。

  有立法會議員認同,短期內可透過賣地條款入手,增加吸引力,激活市場氣氛;長遠香港要發展多元產業帶來其他收入,避免過分依賴賣地收入。\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政府財赤持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預告,受地緣政治、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本地資產市場受壓,令賣地收入、樓市印花稅及利得稅等減少,預計本財政年度赤字約1000億元,較原來估計的481億元赤字高出一倍。

  可加快審批 降建造成本

  地價收入是特區政府五大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平均每年為庫房帶來逾600億元收入,但近年房地產市場轉趨疲弱,2023-24年度地價收入降至196億元,僅占政府收入總額約3.6%。數據顯示,本財年前7個月地價收入僅錄得37億元,僅為原先預算330億元的11%。

  香港測量師學會昨日在傳媒聚會上表示,近年發展土地價值下跌,導致政府土地收入銳減,建議政府積極尋求縮短髮展時間及降低建造成本的方法,提升土地價值,充實庫房。

  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表示,在高息環境下,發展商都希望縮短髮展年期,以降低不確定性和成本,但現時部分項目由買地至開展地基或建築工程,可能要等九個月至一年,他認為政府應致力縮短相關審批時間,令等候開工時間縮短到六個月;另外,即使樓宇完工出了入夥紙,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取得滿意紙,然後才能交付給買家,過程可以檢討,讓發展商盡早收取售樓所得,再作出其他投資。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