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網評:新一年,外資開足馬力“深耕中國”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作者:國際銳評評論員
7日上午,德國寶馬集團與中方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旗下一款新車型正式量產。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投產充分考慮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體現了寶馬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就在前一天,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與中企小鵬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合作打造中國最大的超快充電網絡……
新年新氣象。連日來,一大批外資車企宣布加大在華布局,掀起合作的熱潮。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日前竣工,預計年初正式量產。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對《國際銳評》說,工廠年產能將達1萬台,供應中國和全球市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呂越看來,外資開年一系列動作,反映出中國在技術和產業協同上的全球吸引力;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全球領先且高度完備的產業鏈、在新能源技術和智能駕駛領域積累的成果,都吸引著外資加大對華合作。
作為引資的關鍵領域,汽車行業“開門紅”,反映了中國整體的投資吸引力。眼下,外資正開足馬力“深耕中國”。在上海,來自馬來西亞的百盛百貨集團抓緊“煥”新改造;在北京,法國醫藥企業賽諾菲宣布設立全新生產基地,創下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記錄;在浙江,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在華首座大規模商用液氫工廠即將竣工……“中國有我們重視的行業和市場。要不要來中國進行重大項目投資?答案很簡單:必須來!”德國電氣公司菲尼克斯首席執行官德克·戈利策的話,道出了眾多企業的心聲。
對外企來說,中國大市場的活力,意味著發展的動力。日前,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1.1%,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其中盈利水平指數環比上升4.9個百分點,創近一年來新高。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商品消費將更加活躍。新加坡家用產品品牌傲勝(中國)品牌營銷副經理周曼妮告訴《國際銳評》,他們一直在參與中國政府推出的“以舊換新”活動,這不僅加深了與消費者之間的鏈接,還使企業的發展更有韌性和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