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大公文匯網報導,在發展局、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與內地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下,香港建築工程領域專業人才近期迎來好消息。超過200位香港工程師通過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成功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為他們在內地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這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成果,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專業人士發展的關心和支持。特區政府應繼續努力,一方面推動更多的專業資格互認落地,另一方面讓機制“常態化”,助力專業人才把握機會,拓展專業服務版圖,以更好地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十四五”規劃的明確要求,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所在,更是香港專業人士施展才能的重大機遇。但由於內地專業資格體制不同,除了執業資格,還實行職稱評價機制,在過去機制下,香港專業人士難以申請內地職稱,也就難以直接參與大灣區的具體工程項目,這制約了兩地相關領域的合作。
在粵港政府共同努力下,適用於香港專業人才的新評審機制去年成功制訂,並以先行先試的方式,首先在土木建築、岩土、公路、電機和測控儀器五個工程專業範疇開展試點評價工作。首批試點職稱評價工作已於去年完成,約200位香港工程師獲得內地職稱,涵蓋的職稱等級包括“正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和“助理工程師”。
此次成果具有兩個重要意義:
首先,體現制度機制創新,助力灣區發展提速。粵港澳大灣區經過5年多建設,已到了“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突破的關鍵時期。此次香港工程師獲得專業職稱評價,就是兩地密切合作,推動制度創新的有力體現。有了這樣的安排,未來進一步將職稱評價機制“常態化”,並擴展到更多建造業相關專業,如測量、建築等,專業資格的互認由個別領域的“點”,逐漸到更大範圍的“面”,合作將更加密切,高質量建設大灣區也更有保障。
其次,彰顯內聯外通優勢,更好融入發展大局。香港的專業服務對接國際標準,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而此次成果之下,讓香港專業界“內聯外通”優勢進一步彰顯。正如有獲得資格的人士所指出,得到職稱認可等同簡單的名片,讓內地業界人士很容易理解他們在香港的專業背景,例如獲評為“高級工程師”,即代表可帶領其他工程師解決較複雜的工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定位。香港專業人士既“外通國際標準”,也能“內聯灣區要求”,獨特角色無可取代,不僅有效提升專業人士的競爭力、開拓更大的市場,也讓香港能更好助力國家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