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策略初探 作者:辛增友(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副教授、心理學博士、福建省心理學會副秘書長;陳安梅(漳州),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講師、漢語言文學碩士
【摘要】千百年來,因人口遷徙而逐漸形成穩固的血脈紐帶、共同的兩岸民間文化及語言體系,使得海峽兩岸發展成為一個實際的區域性經貿文化綜合實體。為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念。本研究嘗試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探索共同體構念的心理學意義與戰略舉措,并從實體成長發展角度,嘗試從創設物質基礎、塑造安全發展環境、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搭建兩岸互動平台和改善民生五方面,整合提出有內在邏輯關聯的實踐策略與路徑建議,期望激發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內生發展潛能,自覺抵制內外干擾,促進祖國統一大業。
一、前言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促進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這是中國大陸為了統一大業實施的新舉措,也是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新舉措。《意見》施行一年來,中央和福建各地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兩批共28條政策措施,在政治、經濟、情感等方面都取得了融合進展成果,“福建正日益成為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①,然而,現實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價值觀念等差異,致使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共鑄兩岸命運共同體仍面臨諸多挑戰。加之近年來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罔顧民意、蓄意製造台海緊張,鼓吹“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操縱台軍情機構對大陸實施網絡攻擊破壞,挑唆兩岸對立對抗等,這些都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築牢兩岸命運共同體帶來了重重阻力。為此,我們務必要“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衹要兩岸一家親,同心協力,那麼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統一大業終將實現。本文從人本主義心理學視域,闡釋兩岸命運共同體心理學意義和戰略舉措,為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探索新的宏觀理論解釋基礎,分析當下兩岸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困境,探索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策略和方法,以期為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人本主義心理學基本理念與兩岸命運共同體
早在三國時期,已有兩岸交流的史料記載,此後大陸向台移民從未間斷,僅上世紀40年代就高達140萬。伴隨兩岸的經貿、文化及技術交流,穩定的地域性文化符號,同質化的思維模式、風俗習慣、飲食習慣、行為習慣、語言體系、宗教信仰等也逐漸形成。這些有深刻歷史淵源的關聯性和依存性,使得兩岸關係成為實體意義上的共同體。
若將兩岸視作一個有生命力和發展潛能的有機體,那麼關注個體成長和價值實現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觀點和基本理念,可以對兩岸關係提供重要啓發,具體分析如下:
(一)整體系統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傳統心理學中的還原分析方法論,反對“不見森林,衹見樹木,甚至衹見枝葉根莖”,主張整體現象學觀點,提升個體的存在感與意義感,探索個體價值實現和潛能發揮的途徑。結合兩岸互動現狀,本研究應用該理念探索實踐策略,進一步發展鞏固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念,致力提升兩岸同胞歸屬認同感,拓展集體潛意識,在潛移默化中,聚攏人心,形成自覺約束力,發揮兩岸融合示範區的發展潛能。建構整體系統觀,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有利於對抗分裂意識,形成主動的戰略定力,不執著於戰術上的城池之爭,聚攏人力物力,謀求兩岸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
(二)存在焦慮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視個體的存在焦慮,認為存在焦慮是個體存在發展的基本特徵,是發展中經歷挑戰的表現,很多個體疲於對抗焦慮而喪失發展機會,墜入更強的焦慮中,倡導“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解決發展性問題是實現自由和本真生活的根本。兩岸關係中的矛盾和紛爭,從統一有機體分析,是其存在焦慮的外化表現,需開放包容,致力謀求發展;若沒有鞏固起有機整體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這些紛爭會強化競爭優勢心理,為分裂思想助力,喪失合作發展機遇。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念,把握主要矛盾,困境中謀求發展,壓縮“台獨”勢力的活動空間,增強其存在焦慮,是統一大業的必然要求。
(三)積極關注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個體的健康成長,需要為其塑造相對安全的環境,鼓勵其勇敢探索發展,并滿足其積極關注與被愛的需求。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實施與我國日益強大的軍事實力,在法理和物質層面建構起條件化的安全環境,使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與健康成長成為可能。在實踐中,需不斷深化相關法規制度建設,為兩岸融合示範區建設提供保障和平台,促進文化、教育、經貿等互動交流,提升互助關愛意識與心靈契合,推進兩岸關係健康發展。
(四)內生發展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主張個體生而有積極向上的潛能,個體的價值和生命意義充分體現在其潛能發揮的程度上。其自然主義內生發展價值觀指出,潛能發揮、自我實現是人類的最高追求。據此分析,積極創造條件,塑造安全的兩岸經貿環境,不斷提升民衆生活水平和福祉,激發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潛能,提升兩岸的融合聚力,這不僅是兩岸關係積極發展、實現價值的必然之路,也是祖國統一大業的戰略目標和兩岸關係發展的終極歸宿。
三、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戰略面臨的現實挑戰
“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念,建立在深厚的歷史、文化、血緣基礎之上,有重要的戰略考量、豐富的理論內容和深遠的重要意義,需思想意識和物質資源的全方位融入,需對面臨的困境挑戰有清晰的認知,本研究嘗試從以下四方面進行闡述。
(一)日據時期歷史閹割,身份認同出現跨代迷失
台灣遭日據五十年,給海峽兩岸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為達永久殖民目的,日本軍國主義者推行兩岸隔離政策,阻礙甚至禁止兩岸民衆往來,打壓具有中華民族意識的文學藝術創作;另一方面推行“皇民”運動,加強日台互融,對台推行日語教學,1937年完全廢止漢語課②。這種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化殖民涉及了生活習俗、喪葬禮儀、宗教信仰等各領域。日本的殖民行徑,最終在兩岸人民團結一致聯合抵抗下結束,但它的惡劣影響并未在短期內消除,特別是在台灣出生的青年人,受到的毒害更甚。其顯著表現是將對中華文化和民族身份的認同逐漸縮小為漢文字認同,嚴重損害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歸屬感與凝聚力,導致部分台灣民衆身份感的跨代迷失,不利於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二)島內分裂勢力抬頭,年輕人媚外突出
國際經濟發展困頓低迷,台灣人幸福感、安全感顯著下降。③據台灣當局發布的失業率統計,2017至2022年間,島內20-24歲年輕人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達12%以上,是總體平均失業率的三倍多。④⑤⑥職業領域長久的挫敗感使台灣年輕人進取精神下降,對未來失落、迷茫,進而挫傷自我意識與信心,更易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頽廢保守,崇洋媚外。⑦民進黨上台後, “台獨”勢力進一步擴大影響,主動壓縮與大陸互動交流空間。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持續在島內推行“抗中保台”政策和“去中國化”教育,以種種藉口打壓、限制兩岸人員往來交流,對兩岸融合發展造成重大阻礙,給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三)國際局勢動蕩,外部勢力干擾風險增加
近年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地緣政治博弈日趨激烈。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圍繞俄烏問題大做文章,中國作為維護和平的中堅力量堅持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持之以恒勸和促談。但部分衝突利益方,不顧局勢惡化失控風險,拉幫結派,謀取私利,事關我國家主權的台灣問題,成為角力方拉攏我國捲入的籌碼,如美國有政治勢力不顧兩岸問題與俄烏問題的不同性質,意圖強行關聯,調整其涉台政策影響我國國際政治自主性⑧。當下巴以衝突、阿富汗問題等地緣政治熱點均可能演變為兩岸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