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強化教育競爭力 加快教育樞紐建設
http://www.crntt.hk   2024-10-22 16:01:17
 
  值得一提的是,施政報告借著教育的發展讓香港青年可以在成才後更好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好準備,更是在宏觀政策與頂層設計上回應了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以及今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這個根本任務”的教育發展方針。施政報告中特別提出了“新指標”,即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開展一系列的師資培訓、學生交流、課程發展以及學校的重點視學。

  因地制宜培養所需人才

  這是本屆政府在教育決策與實施過程中最值得鼓掌的一項措施,對香港的教育發展具有劃時代性。因為這一改過去香港教育界在厚植家國情懷、體認中華文化方面“有綱(課綱)不依”、“只說不做”、“應付了事”的弊病。香港的教育發展在資源與硬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不能忘記教育的目的是鑄魂育人。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這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教育詰問,是創新驅動與維持地區發展和競爭力的基石。強調立德樹人不是要求教師不切實際的脫離香港這塊土壤,而是因地制宜的去培養香港所需要的人。

  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是完成一項工作,而是要培養一代人。新時代要求教師不僅僅是教書匠,更應是教育家。因此培養、實施、評價愛國主義是維繫香港長治久安與人才良性互動的根基,是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施政報告中提出“愛國主義”這個新指標,充分的展現了特區政府管治團隊有所作為,以及高執行力與強大團隊領導力。

  報告中的教育措施不僅有發展策略,如全力建立教育樞紐、擴展職專教育、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培養等政策,也有積極回應目前香港教育界所需所求,如培訓師資、關注師生精神健康、照顧多元學習需要等教育界的棘手問題。逐漸改變了過去特區政府“腳痛醫腳”的被動式回應模式,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打了一個堅實基礎,讓香港的發展走的更加穩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