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江津區紀委監委聚焦鄉村振興特色產業重點環節,組織紀檢監察幹部深入一線開展“蹲點”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圖為近日,該區紀檢監察幹部到“富硒”溫室果園瞭解惠農政策落實情況。(圖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惠農資金是各級財政安排用於“三農”各項投入的資金,能否用好用足用到位,關乎民生福祉,關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局。
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在惠農政策上補貼力度加大、項目增多,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中,由於惠農資金項目多、資金量大、管理環節和發放方式多,加之存在信息壁壘、基層人員變動頻繁、審核力量有限,加強資金全鏈條監管、保證管理使用安全高效十分必要。
調研顯示,個別地方惠農資金監管存在“三難”:一是在申報上信息不透明、不對稱,“一貼了之”知曉難;二是在審核上人員少、資金大,“一批了之”核查難;三是在發放上項目多、範圍廣,“一發了之”監管難。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以壓實責任為牽引,以分級分類為思路,以探索深化智慧監督為依托,以強有力監督執紀為保障,推動提升惠農資金管理使用質效。
破解“一貼了之”知曉難
向群眾發放惠農資金政策指引手册,運用技術手段展現惠農資金申報流程、審批環節、發放過程,讓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惠農資金主要包括:直補資金,指到人到戶給農民的直接補貼資金;項目資金,主要包括支持農業生產發展、農村合作社經營等方面的產業項目資金,以及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農村公共服務資金,即用於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社保、文體服務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資金。
不同類型、不同地方惠農資金發放方式存在差異。就直補資金看,有的通過“一卡通”監管平台集中發放,有的以“一事一卡”方式發放;就項目資金看,有的財政直接撥付到合作社、工程承包方等項目實施主體,有的財政下達至主管部門後再由主管部門撥付;就農村公共服務資金看,主要通過各級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撥付至有關主管部門或鄉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