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調配全國科研力量
“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腦機接口技術方面的一大亮點就是其致力於開發完全無線且可植入的設備。‘北腦二號’對標的是Neuralink最新一代產品,達到這一最新水平,我們預計還需要2~3年時間。”對於實現這一科學目標,羅敏敏態度謹慎。
這種謹慎源於實際研發經歷。
Neuralink開發的最新版本的無線腦機接口設備支持高達1024個通道,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記錄和處理來自大腦的1024個不同位置的信號。
相比之下,“北腦一號”已自主研發出了高密度柔性電極,實現密度達到4電極/平方毫米突破,是現有上市產品密度的上百倍,但也僅支持128通道。“北腦二號”系統基於自研高通量柔性微絲電極、千通道電生理記錄系統、實時編解碼算法等關鍵技術,已完成有線版本的全鏈路系統構建,但要達到Neuralink的集成水平,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羅敏敏對與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差距有著清醒的認知:典型的腦機接口系統分四個步驟,即采集腦電信號、分析解碼腦電信號、利用解碼的信號做出控制,以及根據控制實際表現做出信息反饋和調整。國內做得比較好的是前端的電極和後端的控制兩部分。在核心芯片的開發及系統集成、開展臨床試驗等方面仍然落後於美國。
任務艱巨,但並非遙不可及。羅敏敏建議,加快追趕國際腦機接口最前沿,需要“全國一盤棋”的系統規劃,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攻關,避免重復建設。
例如在芯片開發上,應集中全國腦機接口領域優勢力量,不能各自為戰、浪費科研資源。羅敏敏提到,當前,全國各大高校與科研院所是腦機接口芯片研發的主力軍,但想要開發一款符合高標準、滿足市場需要、低耗能的神經接口芯片,這些分散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對此,科技主管部門應集中該領域的優勢力量,確定研發標準,選擇支持關鍵機構或公司開展研發工作,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推動核心芯片快速迭代。
在臨床試驗審查上,羅敏敏建議加快制定相關標準。“目前全球還沒有哪個國家對腦機接口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給出明確、系統的政策法規,這對中國來說既是一次制定全球標準的機遇,也面臨著技術、倫理等方面的難題。”羅敏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