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國博弈背景下“高超音速武器熱”:現狀、動因及挑戰
http://www.crntt.hk   2024-10-07 00:03:43
 
  三、“高超音速武器熱”帶來的現實挑戰

  與“高超音速武器熱”相伴而來的,是國際社會對這一新興技術潛在風險的擔憂。雖然提升軍事實力是各國的正當需求,但若不能理性地認識和使用高超音速武器,也會給全球戰略穩定帶來諸多挑戰。

  (一)高超音速武器使危機管控面臨更大壓力

  自冷戰時期起,為避免一場“核浩劫”危及人類生存,有核武器國家之間的危機管控就被格外關注。從特性看,高超音速武器存在著一些不利於危機穩定性的因素。

  首先,高超音速武器在使用中存在的“模糊性”可能加大戰略誤判的風險。一是彈頭模糊性(warhead ambiguity)。高超音速武器既能攜帶常規彈頭,也能攜帶核彈頭,導致受攻擊國家難以確定彈頭性質,可能將常規打擊誤判為戰略核打擊,并使用核武器進行反擊。二是目標模糊性(target ambiguity)。如果高超音速武器被用於打擊指揮自動化系統、機動式導彈、反衛星武器等高價值目標,就可能會遭遇核武器系統與常規武器系統在功能或部署上“交纏”的問題。例如,指揮自動化系統可兼顧核與非核作戰雙重任務,部分導彈可裝備核彈頭或非核彈頭,核力量和非核力量可被聯合部署在同一基地等。這些情況模糊了常規戰爭與核戰爭的邊界。一國使用高超音速武器對敵人常規力量發動的打擊可能錯誤地擊中核武器及其支持系統,或是被誤判為針對核力量的打擊,導致受攻擊國家決定進行核反擊。⑬

  其次,在本就緊張的危機氛圍中,高超音速武器還大幅壓縮了受攻擊國家的反應時間。由於高超音速武器飛行速度極快,受攻擊國家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發現攻擊、判斷性質、討論對策、下達命令、執行命令等一系列決策流程,這將增加決策者的壓力和決策過程中出現失誤的可能性,增加意外核升級的風險。在沒有足够時間充分研判的情況下,彈頭模糊性和目標模糊性等問題也會更加突出。決策者可能傾向於高估攻擊的危險程度,并據此實施報復性核打擊。⑭

  還有部分學者認為,高超音速武器對核武器生存能力構成了更大的威脅。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政策項目主任阿克頓(James Acton)認為,真正使中俄兩國專家感到擔憂的并非是目標模糊性或彈頭模糊性問題,而是導彈防禦系統和大量高精度常規高超音速武器的結合,可能促使美國在無需跨越核門檻的情況下,嘗試對中俄的核力量發動第一次打擊。在一場與美國的嚴重衝突中,這種擔憂可能使兩國傾向於首先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進而削弱危機穩定性。⑮美國導彈防禦專家威爾肯寧(Dean Wilkening)認為,中俄很大程度上依靠機動性保障核武器的生存能力。若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對中俄的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產生足够威脅,將削弱兩國的核報復能力、破壞危機穩定性的基礎。這一挑戰對於核武器數量較少、戰略轟炸機發展尚不成熟、發射核武器主要依靠彈道導彈的中國更為嚴峻。⑯

  但總體來看,高超音速武器不足以顛覆威懾的底層邏輯。以美俄為例,衹要兩國仍有滿足“相互確保摧毀”的第二次打擊能力,雙方就很難產生發動核攻擊的動機,更談不上是否會使用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防務專家德沃爾金(Vladimir Dvorkin)指出,美國使用搭載常規彈頭的高超音速武器對俄羅斯的指揮控制系統等關鍵戰略設施發動打擊,僅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在現實中不具備可行性。一方面,俄羅斯指揮控制系統被摧毀後,大量失去控制的核武器將產生美國也無法承受的後果。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戰略核力量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美國發動戰略打擊後勢必遭受核報復。⑰

  (二)多國競逐高超音速武器給軍備控制帶來更大挑戰

  目前,各國在高超音速武器賽道上的競爭正愈演愈烈。作為首個部署和使用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俄羅斯希望長久地保持領先地位。2021年11月,普京在俄羅斯國防工業系統發展會議上表示,俄羅斯要繼續研發更加先進的高超音速武器,以維持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優勢。多次測試失敗并未動搖美國研發高超音速武器的決心。2023年4月,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在國會聽證會上稱,五角大樓必須更快地推動高超音速武器項目的進展。同年5月,美國衆議院軍事委員會戰略部隊小組委員會主席蘭博恩(Doug Lamborn)表示,他正努力推動對高超音速武器測試設施增加撥款,以加快過於緩慢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進度。在“第一梯隊”國家的帶動下,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的多個國家正積極向“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進軍,如印度希望成為比肩美俄中的高超音速武器“第四大國”,而日本、朝鮮、韓國、伊朗等則力爭在與地區競爭對手的較量中占據上風。“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的擴員可能刺激地區軍備競賽,并與地緣政治博弈交織共振,使地區動蕩和分裂的風險加劇。

  同時,高超音速武器或將推動攻防博弈的螺旋升級。面對潛在的高超音速武器威脅,許多國家以發展反高超音速能力作為回應。2023年5月,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希爾(Jon Hill)在國會聽證會上稱,反高超音速武器是現在和未來的一大挑戰,美國國防部已著手整合現有天基、陸基、海基雷達的跟蹤能力。2023年6月,為了攔截俄羅斯“不可戰勝”的高超音速導彈,歐洲導彈集團(MBDA)與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就研發高超音速武器防禦系統達成初步協議,計劃在三年內推出原型機。面對伊朗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計劃,以色列推出“空中音速”(Sky Sonic)反導系統,并強調這是世界唯一一款用於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的反導系統。有學者認為,未來高超音速武器與反高超音速武器之間的博弈,“將從攻與防兩個角度、陸海空天四個維度、以及傳統動能毀傷與新武力原理毀傷兩個領域等全技術鏈上展開”。⑱

  針對高超音速武器帶來的軍備競賽風險,呼籲開展軍備控制合作的聲音頻繁出現,被提到的具體措施包括采取“建立信心措施”(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禁止高超音速武器試驗、通過雙邊或多邊條約限制高超音速武器發展、就高超音速武器進行軍控對話、開展防擴散合作等。但是,國際社會離真正就管控風險達成共識、采取行動還有很遠的距離。除了當前大國戰略博弈背景下軍備控制和防擴散合作缺乏有利的政治土壤外,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本國利益驅動下競相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也使在管控問題上尋求各方利益的交匯點變得複雜和困難。例如,由於在實驗室和風洞之外進行飛行試驗是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學者認為禁止高超音速武器試驗是一種可核查且有效的軍控方案。⑲然而,禁止試驗對已經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國家并無約束作用,也幾乎不可能得到那些已經開始研發、還未進行試驗的國家的支持,反而會促使它們加快試驗步伐,力爭早日進入部署階段。

  (三)政治操弄造成對高超音速武器的認知扭曲

  高超音速武器危險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相關國家如何認識、理解及使用這一武器。當前的“高超音速武器熱”,其實也是各國圍繞高超音速武器不斷學習并形成認知的過程。對於這一既蘊含價值也帶來風險的武器,如果相關國家能够形成較為理性的認識,則可能為未來的國際軍控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近年來,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的“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鼓噪下甚囂塵上。2021年,《金融時報》等西方媒體炒作中國高超音速武器試驗取得技術突破,美國政府和軍方高官藉機密集發聲。當被記者問到是否擔心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時,美國總統拜登給出了肯定的回答。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記者表示,中國尋求發展高超音速武器,衹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更重拾冷戰詞彙,稱中國試射高超音速武器已非常接近冷戰時期的“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十分令人擔憂。隨著美國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和最大地緣政治挑戰,中國極可能超過俄羅斯,成為美國在高超音速領域的首要關注對象。2023年3月,美國國防情報局首席科學家弗雷斯特勒(Paul Freisthler)在國會衆院軍委會聽證會上稱,過去20年,中國通過集中投資、開發、測試和部署,推動高超音速武器的技術能力迅猛發展,在基礎設施和系統數量上已領先俄羅斯。

  美國將高超音速武器染上濃重的大國競爭色彩,將相關威脅與其認定的“戰略競爭對手”綁定,這種認知極不利於全球戰略穩定。美國學者克洛寧(Matthew Kroenig)提出,美國及其盟友夥伴作為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會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等新興技術強化當前的力量分配格局和戰略穩定態勢,而俄羅斯和中國作為“修正主義國家”,會將新興技術用於追求“修正主義”目標,嚴重威脅全球戰略穩定。⑳正是在這種以政治立場判定高超音速武器好壞的思路下,美國一面指責中俄發展高超音速武器帶來威脅,一面加速自身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積極幫助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發展高超音速和反高超音速武器技術。同時,美國為服務所謂“對華戰略競爭”,過度地渲染中美高超音速武器能力的“差距”及其產生的“威脅”,衹會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內反華情緒,刺激美國擴充軍備以追求“核優勢”。美國當前對高超音速武器的政治操弄衹會使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并阻礙各方就高超音速武器相關的風險管控達成共識。

  四、結語

  歷史上,新興技術的影響力之大,可以大到帶動國際體系變遷的程度,如鐵路助力德國的統一和崛起、蒸汽動力戰艦動搖英國的海洋霸權、原子彈奠定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高超音速武器或許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但其潛力依然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并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競相追逐的突防利器。就動機而言,各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始於其軍事價值,并不斷融入展示國家實力、提振國際威望等政治考量,這使高超音速武器在戰場之外同樣擁有廣闊舞台,成為影響國際政治與安全的重要變量。

  未來一段時期,隨著越來越多的高超音速武器研製成功并走向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熱”的現實效應將逐漸顯現。客觀地看,軍備建設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而應用新興技術提高武器性能是國防科技創新的必要環節,是國防現代化的正常思路。對於這一過程中伴隨新武器而生的新風險,完全可以基於國家或國際層面的理性認識和負責應對進行有效的管控。但在當前大國戰略博弈激化的背景下,美國將陣營對立搞到高超音速領域,為實現遏制、打壓目的鼓噪“中國威脅論”,導致對高超音速武器相關問題的認知偏離理性的軌道,并阻礙國際社會就管控風險形成合力。比起高超音速武器本身,美國的政治操弄將對全球戰略穩定構成更大、更深遠的威脅。

  注釋:

  ①James M. Acton, "China's Advanced Weapons," Testimony to the U.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February 23, 2017,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7/02/23/china-s-advanced-weapons-pub-68095.

  ②Demetri Sevastopulo and Kathrin Hille, "China Tests New Space Capability with Hypersonic Missile,"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17, 2021, https://www.ft.com/content/ba0a3cde-719b-4040-93cb-a486e1f843fb.

  ③Adam Taylor, et al., "The key countries and revelations from the Pentagon document leak," The Washington Post, April 12, 202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3/04/10/pentagon-document-leak-russia-china-israel/.

  ④Tim Martin, "UK launches Team Hypersonics in bid to eventually develop hypersonic strike capabilities at pace," Breaking Defense, July 26, 2023,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3/07/uk-launches-team-hypersonics-in-bid-to-eventually-develop-hypersonic-strike-capabilities-at-pace/.

  ⑤Richard H. Speier, et al., Hypersonic Missile Nonproliferation: Hindering the Spread of a New Class of Weapons,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September 2017, pp.9-13.

  ⑥Eleni Ekmektsioglou, "Hypersonic Weapons and Escalation Control in East Asia,"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Vol. 9, No. 2, 2015, pp.47-48.

  ⑦Mark F. Cancian, Coping with Surprise in Great Power Conflicts,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February 2018, pp.37-52.

  ⑧柳森:《高超聲速武器面臨哪些技術難題》,中國軍網,2017年5月16日,http://www.81.cn/bqtd/2017-05/16/content_7604028_2.htm。

  ⑨Vivek Raghuvanshi, "Watch India test its new homemade hypersonic vehicle," Defense News, September 9, 2020, 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asia-pacific/2020/09/09/india-tests-homemade-hypersonic-vehicle/.

  ⑩James M. Acton, "Hypersonic Weapons Explainer,"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pril 2, 2018,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2018/04/02/hypersonic-weapons-explainer-pub-75957.

  ⑪U.S. Hypersonic Weapons and Alternative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January 2023, pp.34-37.

  ⑫"Western sanctions will not disrupt India-Russia defence partnership: BrahMos chief," The Economic Times, February 8, 2023,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defence/western-sanctions-will-not-disrupt-india-russia-defence-partnership-brahmos-chief/articleshow/97741970.cms?from=mdr.

  ⑬James M. Acton, Silver Bullet?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bout Conventional Prompt Global Strike,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September 3, 2013, pp.113-128.

  ⑭Shannon Bugos and Kingston Reif, Understanding Hypersonic Weapons: Managing the Allure and Risks, Washington D.C.: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September 2021, p.17.

  ⑮James M. Acton, Silver Bullet?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bout Conventional Prompt Global Strike,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September 3, 2013, pp.120-125.

  ⑯Dean Wilkening, "Hypersonic Weapons and Strategic Stability," Survival, Vol. 61, No.5, 2019, pp.136-137.

  ⑰Vladimir Dvorkin, "Hypersonic Threats: The Need for a Realistic Assessment,"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ugust 9, 2016, https://carnegiemoscow.org/2016/08/09/hypersonic-threats-need-for-realistic-assessment-pub-64281.

  ⑱易鑫磊:《俄美高超聲速武器的發展態勢與戰略影響》,《俄羅斯研究》2021年第2期,第194頁。

  ⑲Mark Gubrud, "Going too Fast: Time to Ban Hypersonic Missile Tests? A US Respons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Vol.71, No.5, 2015, p.3.

  ⑳Matthew Kroenig, "Will Emerging Technology Cause Nuclear War: Bringing Geopolitics Back In,"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Winter 2021, pp. 59-73.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9月號,總第321期,P100-107)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