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載水熱碳通量觀測系統的無人機正在獲取通量數據。(圖源: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8月1日,青藏高原珠峰地區高寒環境複雜地表地氣相互作用天—空—地立體協同觀測試驗正式啟動。這是青藏高原珠峰地區首次利用航空平台開展水熱碳通量觀測試驗,將填補青藏高原珠峰地區面尺度地氣相互作用觀測的空白。
為什麼要在珠峰地區開展水熱碳通量觀測試驗?本次試驗將用到哪些科技手段?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本次試驗牽頭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與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賈立。
採用地基和空基協同觀測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青藏高原對大氣具有強烈的加熱效應,會影響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大氣環流,其地表物質和能量交換不僅影響當地及周邊氣候,還可通過複雜的氣候反饋機制和大氣環流影響全球氣候。
“處於青藏高原核心區域的珠峰地區地形複雜,多高山、深穀、冰川和冰磧地貌,太陽輻射強烈,生態環境脆弱、敏感,是全球變暖背景下地球系統地氣相互作用過程及生態系統格局演變研究的重要區域。”賈立說。
因此,科研人員將試驗區選在了珠穆朗瑪峰北側,該區域平均海拔約4200米。賈立介紹,此次試驗利用無人機航空平台開展觀測試驗,同時結合地面站點和衛星遙感觀測形成多時空尺度、天—空—地立體綜合觀測,以深入探究處於亞洲季風影響區的青藏高原珠峰北坡地區高寒環境和複雜地表條件下的水分循環、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機理。
試驗採用地基和空基協同觀測方式,從不同時空尺度開展珠峰地區典型地表地氣相互作用的觀測和分析研究。“在地基試驗部分,團隊在核心試驗區荒漠地表和高寒農田地表分別建設兩處地表水熱碳通量觀測站,並持續運行。”賈立說,這兩處新增地基通量觀測站將和已有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一起提供核心研究區域的典型地表點尺度局地微氣象環境和水熱碳通量觀測,並為核心區典型地表地氣相互作用特徵及機理研究提供基礎時序觀測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