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個支撐則是唐尚珺本人的眼球效應。在網絡上有不少人表示對唐尚珺霸占熱搜的厭倦,但毫無疑問,他總能輕而易舉地獲得輿論的關注。這並不以個別網民的意志為轉移,而是高考本身太有話題度,太能牽動社會的神經了。唐尚珺作為高考路上的“虔誠者”,那麼他的命運如何當然也就會受到大眾輿論的偏好。
所以,唐尚珺的16年高考路並不只屬於他本人,也是高考本身和社會的互動過程,是高考這個制度衍生出的社會期待乃至“經濟價值”的投射。可以想象的是,唐尚珺如果參加其它考試連考16次,大概也不會有多少關注,更不可能獲得獎金和贊助。
這一次,很多網民希望他別再復讀,很多人似乎比本人更對他的前途上心,希望他能走出高考。換句話說,這不只是唐尚珺要走出困境,而是人們希望走出“唐尚珺困境”。
在這十幾年的過程裡,人們親眼見證了高考如何擠占他的人生,圍觀者都覺得喘不過氣。而“唐尚珺困境”,與此類似的,是一場考試對人生過於重大的決定性意義,是考試催生了扭曲正常教育模式的“獎勵型復讀”,是一場考試凝聚了過高的話語權重。人們希望唐尚珺走出高考,也是渴望破除一考定終身的願望,希望這能成為一個既屬於他自己也屬於社會的“告別儀式”——讓高考回歸平常,不再出現光怪陸離的奇觀。
最後,還是要祝福唐尚珺。本質上來說,他也是被機制和環境推著走的那個人。無論做何種選擇,人生的成長和自主終究是他自己應該學會的一課,他需要自己摸索。同樣的,如果人們不希望高考過於“關係重大”,希望搭建多元化的成才模式,那麼社會也需要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