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探索並推廣金融支持林業碳匯項目的場景及配套服務;貴州探索以林業碳匯為重要載體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四川、福建等省探索建立林草碳匯高質量發展體系,提高森林蓄積量。
森林面積居中國第一的內蒙古擁有豐富的碳儲量和碳匯量,去年實現林草碳匯交易約2700萬元。
此次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上,首批“龍江綠碳”交易協議簽署,簽約總額428.5萬元。據悉,首批“龍江綠碳”將無償捐贈給第九屆亞冬會,助力實現碳中和。
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碳匯市場引導、監管和扶持力度,提高森林撫育質量,促進森林碳匯健康發展。
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形成林業碳匯核算基準線和方法學。方案明確指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林業碳匯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並參與市場交易,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通過完善現有方法學體系促進以林業碳匯標注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讓‘看不見摸不著’的碳匯變成‘商品’,實現碳中和目標,為保護地球家園作出貢獻。”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院長倪紅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