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都議定書》簽訂,森林碳匯逐漸走進人們視野。發達國家通過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實施造林,將產生的森林碳匯用以抵消其國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量。
在清潔發展機制下,林業碳匯具有成本低、效益好、潛力大等優勢。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成為增加生態系統碳匯、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經濟價值的主要路徑。
中國首批林業碳票2021年5月在福建三明簽發。同年12月,中國首個林業碳匯國家標準《林業碳匯項目審定和核證指南》頒布並實施。中國林業碳匯交易日漸活躍。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發展林業碳匯項目有利於改良林地土壤、改善林分質量,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態資源,還可以提高林地產出率,促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良性互動,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手段之一。
截至2022年,中國森林面積超2.3億公頃,森林覆蓋率超24%。根據《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35年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6%,森林蓄積量達到210億立方米。
中國多地因地制宜不斷加大森林碳匯建設力度。黑龍江省林草局局長侯緒瑉介紹,黑龍江已出台“林業碳匯項目工作方案”和“項目交易管理辦法”,建成“龍江綠碳”管理平台,全省林業碳匯資源實現動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