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逐漸揭開神秘面紗
http://www.crntt.hk   2024-05-24 19:10:01
 
  追問謎題

  期待千年大墓繼續“開口”

  楚國,戰國七雄之一,曾問鼎中原,雄霸一方,也曾數次遷都,有些狼狽。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為避強秦而遷都壽春——今淮南壽縣一帶,歷經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四王,直至18年後被秦所滅,壽春城得以見證楚國的餘輝。

  楚考烈王年輕時曾到秦國當質子,他父親楚頃襄王病危時,他和楚國的使臣、春申君黃歇互換裝束後逃出鹹陽,回到楚國,留下“偷梁換柱”這一典故。逃回楚國的熊完繼承王位,遷都壽春三年後薨逝。

  目前的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已經從諸多斷面看到:當年的楚人是如何樂生的、浪漫的,“靈魂”仿佛可以上天入地,汪洋恣肆。武王墩墓考古成果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武王墩墓考古和保護利用將對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專家介紹,武王墩墓已出土文物的形制、紋飾、組合等具有戰國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徵。對動植物遺存進行的精細化清理和鑒定,為研究和復原戰國時代的用牲習俗、飲食習慣、生業經濟等問題提供了寶貴資料。

  考古人員經紅外掃描,采集到1500多個楚系墨書文字。“一竪一個圈表示10,代表第十塊蓋板……”張治國對照此前通過紅外技術識別提取的椁室蓋板上的墨書,給記者釋讀文字內容,可以看見文字大致分三部分,包括方位、椁室功能、數量和位置關係。這些墨書不僅存在於椁室蓋板上,還存在於底板、側板、椁壁,椁室內的少量竹簡則主要記錄文物清單。

  同時,考古人員在出土的青銅器、漆木器上提取到了一些秦文字、三晉文字等,這些體系不同、風格多樣的文字內涵信息豐富,有待於進一步研讀。“有可能會解釋很多我們過去不理解的事情,比如器物的定名、歷史事件、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等。”宮希成說。

  仍有諸多謎題亟待解答,譬如現場出土了大量龜殼,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是否還會有更多竹簡的出現,竹簡上是否還會出現更多信息等。這些待解之謎牽引著考古工作不斷深入,也牽動著不少關注者的心。

  “我們在用現代人的觀念來理解2000多年前的人。他怎麼做,為什麼那樣做?想要準確地復原過去,就需要找到更多的信息。”在宮希成看來,一系列謎題是武王墩墓考古的難度所在,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