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逐漸揭開神秘面紗
http://www.crntt.hk   2024-05-24 19:10:01
 
  結合墓葬規模、結構、出土文字材料與文獻史料等綜合分析,考古專家判斷,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考烈王。而實驗室正中桌子上擺放的一件筆記本電腦大小的青銅簠,正是此輪發掘提取出墓主身份關鍵證據的重要器物之一。

  武王墩考古項目負責人宮希成告訴記者,此次專家在部分青銅器上發現有長短不一的銘文,最多的一件有28字,一件青銅簠上刻有銘文“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據古文字學最新研究,“酓”字和“熊”字的古音相近,可以通假。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楚惠王鎛鐘上面“熊章”就寫作“酓章”。“楚王酓前”即楚考烈王熊完(亦有作“元”)。

  古代有“列鼎制度”,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楚國的青銅器還推崇獨特的配對與組合,楚人不斷從獨特的角度對禮制進行著調整與重構。區別於既往,此次武王墩出土的青銅器種類尤為齊全,還形成了“九鼎八簋”等青銅禮器的組合。

  “東一室的器物分五層堆積,我們分層提取,不完全統計,已提取出三套青銅禮器,包括鼎、簋、簠、敦、鈁、壺、甗、豆、鑒、釜、盤、尊缶等,其中兩組‘九鼎八簋’,印證出武王墩墓的王級等級。”宮希成說。西周以來,鼎、簋等食器升級成為青銅禮器的核心,通過形制、大小、組合關係體現等級,用以“明尊卑,別上下”,形成獨特的禮器體系。

  簋常用於盛放煮熟飯食,圓口雙耳;簠是盛粱、稻的容器,器蓋和器身形制相同,故而可以倒置;鈁常用以盛酒,甗則更為有趣,上部是甑,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下部是鬲,燒水煮湯,被網友戲稱為古代“蒸鍋”。其中首次發現能“折腿”的甗,這件2000多年前的文物“膝蓋處”竟設置折叠機關,且隱藏在獸面花紋後,三足折叠可達90度。

  不可否認,一件件楚系青銅器革故鼎新、繁縟誇張、纖巧奇詭,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但武王墩墓和李三孤堆出土的青銅器鑄造工藝較早期器物已相對粗放。“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此時的楚國已從稱霸一時的超級大國變成強弩之末。”武王墩考古項目執行領隊方玲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