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21個組合、8000多粒鮮花種子結束太空遨游後來到雲南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航天育種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逾千億元
太空種子結碩果
清明節前完成播種後,江西省遂川縣碧洲鎮農民王頭生隔三差五就會來到水田邊,查看“太空蓮”的長勢,“你瞧,現在都長出立葉了,後期管理好,收成錯不了。”
“上過太空的蓮子就是不一樣,畝產翻番、口感鮮甜。”王頭生打開了話匣子,“畝產1000斤,毛收入6000元,真是實實在在的致富蓮。”
王頭生所說的“上過太空的蓮子”,便是航天育種的成果“太空蓮36號”,如今推廣面積超2000萬畝,占全國白蓮種植面積的80%以上。
“航天育種也叫太空育種,是讓種子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進入太空,利用宇宙射綫、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誘發種子基因變異。種子返回地面後,再選擇可遺傳的優良變異用於培育優質高產多抗植物新品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首席科學家劉錄祥介紹。
1987年8月,我國第九顆返回式衛星首次搭載水稻、辣椒等種子,開啓了我國農作物種子的太空之旅。據介紹,目前我國已進行航天育種搭載實驗3000餘項,育成主糧審定品種260多個,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種上百個,年增產糧食20多億公斤,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逾千億元。
航天育種的一大批新品種已走入市場、走上餐桌,進入日常生活
在“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中國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10號館的航空育種展區裡,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長勢良好。“這裡共展示了13個新品種,都是航天育種成果的代表,具有高產、優質、早熟、抗病力強等優點。”場館負責人馬尊娟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