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清明節前夕,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海葬準備工作。(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海葬、樹葬、草坪葬、鮮花葬……近年來,回歸自然的生態葬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清明節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在天津、陝西、江蘇等地採訪發現,生態安葬正被更多人接受,但同時,由於傳統觀念、墓園經營方式和成本等原因,推廣生態安葬仍需進一步破題。
接受度越來越高
清明節前夕,來自貴州貴陽的張志強帶著亡妻骨灰與兒子一起來到天津,參加骨灰撒海活動。
張志強的妻子從小在貴州大山裡長大,對大海有特殊的向往,她生前提議兩人去世後都用海葬的方式安眠。“現在妻子和大海融為一體,以後我們看到大海都能想起她,這也是一種祭奠方式。”張志強說。
越來越多的人作出和張志強夫婦同樣的選擇。僅天津一地,自1990年以來已舉辦骨灰撒海活動459期,累計撒放骨灰2.6萬餘具。
2016年,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首次以文件形式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海葬、深埋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推行生態安葬有利於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同時也是緩解遺體埋葬與土地資源稀缺矛盾的突破口。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每年死亡人口超千萬人,即便按照“埋葬骨灰單人墓墓穴占地面積不得超過1平方米”的規定執行,一年用於墓穴安葬的土地也需上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