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來源:東方網 作者:丁慎毅
3月29日,“反校園霸凌法官信箱”啟用儀式在自貢市第二十二中學校舉行。據悉,這是西南地區首個“反校園霸凌法官信箱”,由自貢市自流井區委政法委、自流井區教育和體育局、自流井區法院聯合創設。(3月31日川觀新聞)
這是繼各地陸續有學校在廁所等視頻無法覆蓋的隱蔽地點安裝智能語音警報裝置後,又一地讓欺凌被告訴。
據介紹,“反校園霸凌法官信箱”著力從防、控、治三方面織密未成年人成長防護網。學生可以通過投遞書信或撥打電話聯繫法官,信箱由專人每周負責收集信息,自流井區法院將在收到信息後30分鐘內啟動保護未成年人司法聯動機制,精準識別求助類型,啟用綠色通道實質處置,必要時聯合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等相關的職能部門及時查處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
治理校園欺凌,事前預防的意義遠遠大於事後懲治。這就需要從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出發,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欺凌,以及欺凌的危害,讓學生的需求有正能量釋放的渠道。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欺凌的發生與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有關。青少年期是形成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個體需要不斷探索“我是誰”“別人怎麼看我”等問題。他們往往通過欺凌的方式,去試驗“我如果這樣做,別人會怎麼看”,以此去證明自己,去摸索自我的身份,去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首先,學校教師和社會要創新欺凌教育的教學方式和宣傳方式。比如,河南南陽一位小學老師在課堂上用水瓶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生動形象地告訴孩子們如何正確面對傷害,鼓勵同學們遇到校園欺凌要勇敢說出來;西安市雁塔區司法局創新普法宣傳形式,採取當下年輕人喜愛的“劇本殺”模式為載體進行普法宣傳,推出了全國首部以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法治劇本殺”節目《企鵝的腳印》,將法律知識、道德與法治課程和校園日常生活場景相結合,讓青少年在精彩的遊戲中學法,在曲折的情節中懂法,在今後成長生活中用法。
其次,各地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好“雙減”政策,通過教育評價改革,完善對學生的獎懲標準;要對照《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制定“欺凌認證等級分類標準”的相應規範處理制度,讓欺凌沒有模糊地帶,讓每一次欺凌都被看見,都被及時制止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