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經評論:培育壯大鄉村富民產業
http://www.crntt.hk   2024-03-19 12:10:13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鄉村產業持續迎來政策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並舉、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三四個月內多次被高規格會議或文件提及,並不多見。

  產業發展好了,鄉村才能興旺。鄉村振興推進以來,鄉村產業發展已有較好基礎,但主體不強、鏈條短、帶動不足、同質化等問題仍比較突出。促進農民增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實現持續增收仍面臨諸多挑戰。面對國內外農產品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倒掛,面對農民增收新形勢和產業業態新情況,鄉村產業發展被寄予更多期待。

  現在發展鄉村產業,不像過去就是種幾畝地、養幾頭豬,而是要在產業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以廣度來說,各地落實大食物觀取得積極成效,很多過去的山珍海味現已成為平常食品。以深度而言,一些地方發揮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一產往後延、二產兩頭連、三產優質量,把農業建成了“六次產業”。鄉村產業要處理的關係較多,既要考慮資源禀賦又要適應市場變化,既要用好本土在鄉力量又要吸引返鄉創業人才,但共同著眼點是富民增收。為此要分類施策,把握重點,突出抓好三類產業。

  第一類是糧油等大宗產品,重點是節本提效、延鏈增值。我國糧食供求依然是緊平衡,結構性矛盾剛著手解決,總量不足問題又重新凸顯。發展大宗產品,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以補貼、價格、保險手段,支持農民種糧務農。同時,還要依靠市場力量延鏈強鏈,提升品質、豐富業態。當前鄉村產業集群化趨勢顯現,表現是建園、構鏈、組群。主產區應加快布局或引入農產品加工,逐步補上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等短板,全鏈條帶動效益提升。

  第二類是鄉村特色產業,重點是適度規模、做精做優。2023年,我國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和名特優新農產品1.5萬個。特色產品效益通常比大宗產品好,但最怕過量供給、惡性競爭,一哄而起、一哄而散。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消費者認可的特色。近年來,西南、西北部分地區農業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就在於抓住了“特”字。要加強產業監測,適時發布預警,引導經營主體細分市場、錯位發展,力爭適度規模、適度競爭。

  第三類是幫扶產業,重點是鞏固成果、分類提升。這一類是特殊產業,主要由脫貧地區享受各類幫扶政策發展起來的。幫扶產業雖特殊,多由外部力量援助而生,但後續發展依然要尊重產業規律。對市場前景廣闊、鏈條比較完備的,要創響區域公用品牌,促進集聚融合發展。對資源有支撐、發展有基礎的,要支持升級冷鏈物流加工轉化等設施,促進加工增值。對暫時經營困難的,採取就業獎補、信貸支持等幫助其渡過難關,促進資產盤活。

  現實中,很多地方在農業產業升級過程中,往往規模越來越大、用工越來越少、農戶獲益度越來越低。這固然是市場作用的結果,但也要注重發揮政府作用,讓農民參與並享受更多增收機會。涉農項目資金要支持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類型,把聯農帶農作為享受政策優惠的條件。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產業共同體。

  鄉村產業發展沒有止境,也會面臨不少意想不到的困難。發展鄉村產業要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有些舉措可能短期不會立刻看到效果,但此時的每一小步,對未來都是一大步。(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