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種質資源是支撐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芯片”。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研發中心主任王俊介紹,資源庫下設基因、細胞、微生物、活體和群體等五大資源庫以及數據處理中心和大型儀器設備共享中心,為各類珍貴的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得以實現安全保存與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支撐保障。在首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中,黃渤海調查製作的2萬份遺傳材料已全部納入該資源庫保存。
在此次普查過程中,我國建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實現應保盡保。目前,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新庫、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已相繼建成運行,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加快建設,可滿足今後50年資源戰略保存需要。
“普查收集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第一步,最終目的在於利用,要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李立會介紹,各地新收集資源及時移交國家資源庫(圃),開展發芽率、活力檢測,盡快繁殖更新,入庫戰略保存,同時分發共享,用於育種創新。
在湖南湘西,早期發現的黃金茶,推廣面積已超過100萬畝,帶動60多萬人增收致富;在內蒙古扎蘭屯,科研人員利用新收集的野生大豆雜交選育出高蛋白且生育期衹有95天的超早熟新品系,在無霜期短的區域具有較大開發利用潛力……
孫好勤表示,下一步,將圍繞育種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將資源保護利用工作重心轉移到精準鑒定、共享利用等方面,為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及重要農產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撐。一方面,要面向生產急需,加快資源鑒定步伐。把全生長周期的表型性狀搞清楚,把資源優異性和優異基因挖掘出來,明確育種可利用的優異基因,為新品種培育提供素材。另一方面,要聚焦高效利用,健全資源共享利用機制。通過完善資源登記制度,推動種質資源信息系統便捷、高效運行,讓種質資源動起來、用起來、活起來。同時,聚焦產業發展,鼓勵、扶持地方利用優質種質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充分調動各方面參與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