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長三角西部,大別山腹地的安徽六安,一批批農產品清早從田間地頭采收,當晚就能出現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革命老區與開放“龍頭”的聯繫鮮活而緊密。
在六安,記者從“新農人”、創業者、基層幹部的講述中,感受到長三角城市間的深度交融。
1月30日上午十點半,乘客湧上六安站1號站台,老人懷裡抱著穿紅色羽絨服的孩子,年輕的情侶手裡拿著紅色的中國結和對聯。記者在人流中登上G7578次列車。
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皖西白鵝、金寨靈芝……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客運段高一車隊列車長曹立斐,幫來自六安的“新農人”把當地農產品擺進餐車,喜慶的燈籠和剪紙映紅了車窗——高鐵上的年貨市集開張,環行長三角的列車也由此啟程。
年貨市集怎麼開到了高鐵上?南京客運段高一車隊書記張希賢說,去年,南京客運段聯合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舉辦地安徽蕪湖,以及江蘇濱海縣、安徽懷遠和潛山,將農產品引入車廂,為旅客營造豐收節氛圍。這次再度聯手,是為了讓乘客在車上感受濃濃年味。
高鐵上怎麼趕集?張希賢把記者領到餐車。這裡地方不大,衹有4張桌子,此時已成為列車的中心地帶。“我們也不斷解放思想、創新服務,餐車不僅是食堂,已成為高鐵的公共空間。”張希賢說。
記者採訪過程中,陸續有乘客走進餐車品嘗市集上的美食。高鐵上不直接售賣年貨,只提供了商家的聯繫方式。乘客掃二維碼就能下單訂購。距離近的,有可能人還沒下車,年貨已經送到家了。
坐著高鐵能趕集,得益於長三角城市間鐵路、快遞、電商等網絡的互聯互通。正是看到了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的胡亮亮決定創業,以直播等方式銷售家鄉特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