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不僅在於經濟產業的高速增長與提檔升級,更在於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的穩定與活力擴張。公共服務的不斷提檔升級,有利於增強人民對於發展的現實感知和對發展成效的切身體驗,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共享發展成果的現代化追求。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王佃利、山東大學機關事務研究中心徐靜冉文章認為,從公共服務的本質屬性來看,公共服務具有人民屬性、公共屬性和發展屬性。人民屬性決定了公共服務以人民為中心,滿足居民需求的重要使命。公共性則體現了政府作為民生兜底和社會治理的核心主體,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引導社會與市場參與提供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中的重要地位。發展性則體現在公共服務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下,不斷提升自身的質量和標準,打造專業化、品牌化的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化、生活服務多樣化的宏觀目標,也蘊涵著從相對均等到均衡可及的提級進階,展示了公共服務的發展屬性。這些本質屬性決定了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多重內涵。
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文章表示,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是在秉承公共服務本質屬性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路徑,有助於促進服務受眾全面化、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內容豐富化、服務供需科學化、服務渠道便利化、服務感知清晰化。
服務受眾全面化要求服務人群廣覆蓋,既要包括弱勢群體的特殊服務,也不能忽視其他群體對服務品質提升的現代化需求。服務主體多樣化是在政府兜底保障的基礎上,為社會主體和市場主體提供服務供給的參與空間,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補充的良性互動格局。服務內容豐富化是在保障民生服務、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上,廣泛開展社會組織的志願服務、市場提供的付費服務等,為居民提供更豐富的服務選擇。服務供需科學化要求精細化識別居民需求,並有針對性地為居民精準生產與供給相應公共服務。服務渠道便利化是指居民獲得服務的難易程度,通過服務設施的科學選址增強服務可達性,通過數字化技術等增進服務的可及性和可獲得性。服務感知清晰化則是以居民體驗和感知為基礎,共享服務發展成果,提升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為了進一步促進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需要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彰顯中國現代化後發優勢。公共服務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和“度的適配”,既彰顯了發展型公共服務的擴張與覆蓋,又著重強調了公平導向的均衡與可及方向。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還需進一步明確公共服務均衡可及的高質量發展轉向,聚焦阻礙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問題,並進行精準化、精細化的路徑探析。
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文章分析,理解“均衡性和可及性”需要動態把握公共服務發展的“普惠化”“均等化”到“均衡可及”的變遷脈絡。2020 年,中國完成了基本公共服務總體均等化的階段目標。《“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的發布為理解新時代公共服務的進階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文件指出,要“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豐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這成為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可及發展的重要起點。
從“均等化”向“均衡性”的延續意味著新時期公共服務發展將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果的均衡共享。“均等化”對應的是“基本公共服務”,強調從供給側來縮小地區、城鄉、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而“均衡性”目標則基於公共服務的多元分類,需要同時兼顧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務的普惠化以及生活服務的多樣化等目標,並對公共服務的享用機會平等、供給過程高效、差異化訴求尊重、服務效能結果的提升予以重視。“可及性”概念的提出意味著公共服務發展將繼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成果的共享。“可及性”作為主客觀相結合的測評方式,能夠借助技術賦能、數字治理等方式再造優化服務供給流程、充分消除服務供需縫隙、有效銜接服務供需兩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優化。新時期公共服務的高質量發展,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