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再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體現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認識的提升,又提出了新階段創新發展的新方向與新命題。因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成為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具體指向。 |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是實體經濟的第一方向,實體經濟是創新發展的承擔主體。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要求“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日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煜文章表示,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再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體現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認識的提升,又提出了新階段創新發展的新方向與新命題。因此,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成為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具體指向。
深化理解新質生產力內涵
文章介紹,對於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現有理解的共識表現在三個方面:創新驅動生產力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新質生產力包含物質、本質、質量、品質等,是在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等方面的全面創新;新質生產力要求通過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為核心的新領域、新賽道,增強發展新動能。深化理解新質生產力的本質內涵,必須從新質生產力與現有生產力的本質區別進行,具體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的根本性變革。
一是生產力驅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其一,生產力核心驅動要素的根本性變革。新質生產力是在傳統要素投入的基礎上,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創新生產要素,形成新生產過程,創造新產出,形成新質生產力。其二,創新驅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生產力躍升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普遍規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表明了科技在生產力中的地位與作用。然而,與現有生產力相區別,新質生產力表現為從科技創新推動轉變為全面創新驅動。在創新領域方面,由重點領域創新向全領域創新轉變,即從科技領域創新,轉變為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以產業創新為引領,涵蓋要素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金融創新等在內的全領域創新。在創新主體方面,由重點主體創新向全主體創新轉變,即由科技創新主體——企業、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的重點創新主體,向包括實體企業、科技企業、平台企業、中介機構、大眾創業者、金融機構等全主體創新轉變。在創新結構方面,由創新鏈條向創新生態轉變,即由創新鏈向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為核心內涵的創新生態化結構轉變。
二是生產力作用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在新方式方面,按照勞動者、勞動對象、生產資料的劃分,在新質生產力中,勞動者由體能型、技能型向知識型、復合型轉變,勞動對象由物質實體對象向包括大數據等虛擬對象在內的綜合型對象轉變,生產資料由實體資本向知識資本、人力資本轉變。在新規律方面,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質生產力表現出了包括數據要素投入的邊際收益規律、邊際成本規律,以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麥特卡夫定律及其顛覆性演化等為代表的技術變革加速等多方面、多領域的大量新規律。在新賽道方面,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催生了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新產業、新形態、新業態、新模式的加速湧現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開辟了大量新領域、新賽道。
三是生產力表現方式的根本性變革。要素虛擬化突出地表現為,除了勞動力、資本、土地等經典的生產要素,數據要素迅速成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生產要素。產品虛擬化表現為網盤類、軟件類、充值類、設計類、遊戲類、服務類等形態虛擬化、功能虛擬化、使用方式虛擬化的虛擬產品的大量湧現。場景應用虛擬化則表現為虛擬化數據中心、雲計算、虛擬化開發環境、虛擬社區、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新興虛擬應用場景不斷出現。智能化主要表現為生產方式智能化與產品智能化。生產方式智能化表現為由傳統的機械化、自動化,向“建立以有線及無線方式連接,包括所有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客戶需求、倉儲物流、生產管理等生產環節在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網絡,實現製造業生產的動態監測、人機互動、智能調整”的智能化轉變。與此相適應,生產地點也由適應規模化生產要求的集中式生產向數字通信、傳輸、網絡系統支持的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轉變。
新質生產力引領實體經濟發展
文章指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具體指向。“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載體是產業。”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築產業載體,是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命題。這一嶄新命題為當前實體經濟發展明確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方向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經濟發展目標從追趕向領先轉變。實體經濟發展目標實現從對發達經濟體的追趕向全球領先轉變,是中國產業發展基礎、戰略環境與生產力形態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產業發展基礎方面,經過數十年長期奮鬥,中國總體上已經進入工業化後期向後工業化時期轉變的階段,實體經濟的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的各個方面都實現了根本性提升,產業發展基礎的階段性提升為實體經濟發展目標轉變提供了根本性保證。在生產力形態方面,以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為基礎的新質生產力的快速形成,為中國實體經濟在傳統賽道之外開辟新賽道、實現彎道超車創造了重要條件。
第二,發展方式從成本導向向品質、效率與安全統籌發展轉變。中國實體經濟發展長期以數量與規模為方向,遵循成本節約導向的基本方式,極大地夯實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物質基礎。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方式必然向品質、效率與安全統籌協調發展轉變,為“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實現機制。
第三,創新方式從模仿學習向自主創新轉變,從技術研發向產業創新轉變。在科技資源、科技投入、科技產出等整體科技實力的根本性提升,與品質、效率與安全統籌協調發展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中國實體經濟正在從模仿學習向全面自主創新轉變。在科技研發的基礎上,將科技成果向經濟成效轉變,實現從技術研發向產業創新轉變,推動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駕駛、無人機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領域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