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美國一些所謂學術機構也加入進來,形成一條生產、傳播虛假信息的產業鏈。
2023年11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舉辦完兩周,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援助數據研究實驗室(AidData)就發布一篇報告,聲稱“一帶一路”涉及貸款約80%流向了陷入財務困境的國家。緊接著,美媒爭相造勢,呼籲美國打造自己的經濟發展朋友圈。幾乎同時,美國操辦了首屆“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領導人峰會”。會上,美國領導人含沙射影地提到“債務陷阱”,要求美洲國家作出排他性選擇、與美合作。
這個AidData是什麼來頭?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官網信息,AidData是它長期資助的機構之一。不難看出,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橫跨“機構—媒體—政府”的造假閉環。難怪瑞典跨國和平與未來研究基金會近期發布報告稱,西方媒體對華負面報導已經形成了一項“指控產業”。
培植海外媒體詆毀中資企業
依靠霸權,美國還把“美式新聞”造假套路輸出到全世界。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美國在全球的政府分支機構與當地組織合作,培訓當地記者,慫恿他們詆毀中方相關項目和企業。
2022年5月,津巴布韋媒體《標準報》發布了一篇報導,污蔑中國礦企虐待當地員工,稱這名員工“受傷送醫,還被解雇了”。這家媒體稱,報導是和津巴布韋一個名叫“信息促進發展信托基金(IDT)”的機構合作完成的。然而很快,津巴布韋《先驅報》就發文,用大量事實證明,這名員工只是和中方員工發生了小口角,並沒有被毆打,也沒有被解雇。
那麼,《標準報》為何要發這篇虛假報導?原來,它合作的IDT背景不簡單。據《先驅報》報導,2021年9月,該機構邀請津巴布韋和周邊國家的12名媒體記者參加了研討會,給他們分配了“下一階段任務”——發布涉華負面新聞;同時對他們進行培訓,要求瞄准中資企業、重點關注“問題”。文章發表後,記者就能通過代理機構從美國駐津巴布韋使館,領取每篇1000美元的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