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我們深入系統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推進新征程上的現代化實踐,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歷程,進一步拓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歷史性超越,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人本邏輯超越資本邏輯
拉長歷史鏡頭,可以看出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肇始於西方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曾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人們把現代化與西方化相提並論。從根本上說,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底層驅動力是資本邏輯。所謂資本邏輯,具體而言就是指資本存在、運行、作用、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資本主義社會是資本驅動下的社會,資本主義現代化是資本驅動下的現代化。資本邏輯宰制的西方現代化模式,導致貧富兩極分化、物質主義膨脹、對外擴張掠奪。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物的關係產生了顛倒,不是人支配物,而是物支配人。回顧資本主義發展史不難發現,西方現代化的本質就是資本全球化的歷史。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深刻揭示了以人民為中心這個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根本價值取向。超越西方現代化模式的資本邏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體現了人本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我們黨是人民的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不謀私利才能善謀大利,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資本邏輯塑造的物統治人的關係糾正過來。基於人口規模巨大的現實國情推進現代化,使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追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防止兩極分化,致力於消滅剝削和壓迫;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破西方現代化資本邏輯塑造的人與自然的對立關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超越以實力抗衡為基礎的叢林法則、霸權秩序,摒棄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的零和邏輯。通過重構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以人本邏輯對資本邏輯的超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穩,關鍵在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為現代化發展的方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所有的奮鬥都是為了人民、造福人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們黨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目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最根本的價值追求。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黨以扎實的行動,回應人民對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以堅定的決心、精準的思路、有力的措施,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使中華民族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大力解決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生態環境等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得到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成為現實。這些都生動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