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議題對2024年台灣大選的影響
http://www.crntt.hk   2023-10-26 16:53:04
  中評社╱題:經濟議題對2024年台灣大選的影響 作者:丁仁方(台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政策與分析博士、歷任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所長/政治系主任/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對於台灣經濟情勢,基本上是偏綠支持者較為樂觀,偏藍支持者較為悲觀,差距極大。經濟議題及經濟牌對台灣2024年選舉的影響,從目前幾位主要參選人競爭的態勢來看,影響應該有限。

  一、前言

  經濟情勢及經濟政策對選舉造成的衝擊在學界及實務界爭論已久。經濟情勢不好,執政黨的候選人多少都會受到牽連,在野黨在選舉過程中,會將一些經濟困境及政府不當政策,包裝成一些選戰的議題訴求攻擊執政黨的候選人,選舉實務的說法稱之為“經濟牌”;反觀如果經濟情勢甚佳,則執政黨的候選人也會頻頻藉此議題動員造勢。相對於其他議題,經濟議題到底影響多大?如何評價經濟牌?是否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其中牽涉相當複雜,並非顯而易見。

  認為經濟情勢及經濟牌對選舉有關鍵影響者,經常引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1992年與老布希總統競選時留下的名言: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若依此邏輯推斷,目前許多國家經濟情勢都不甚樂觀,也都面臨行政首長改選,恐怕2024年全世界多個執政黨都可能敗選下台,包括美國的民主黨與台灣的民進黨。

  今年5月中,美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官網刊出華府“進階中國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China Research)研究員傅思齊(Daniel Fu)的一篇短文,針對台灣經濟情勢影響2024年大選選情提出了一些觀察。傅文指出台灣目前整體經濟出現諸多困境(woes),包括出口衰退、工資低迷、物價上漲等,尤其是連續兩季生產總值出現負成長,陷入了所謂“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大幅超出原先台灣政府的預測,今年可能交出2009年以來最糟的成績單。台灣經濟上次出現技術性衰退是在2015年底,在野黨候選人蔡英文在隔年1月總統大選中勝出,當年導致蔡英文獲勝的條件,與目前困擾民進黨情況基本相同。傅文並引述台灣民調機構年初發佈的民調,顯示不滿意民進黨政府拼經濟表現的高達52%,而滿意者衹有35%,指出從台灣選民(尤其是年輕選民)對經濟悲觀的情緒來看,2024的台灣總統大選很可能對國民黨有利。不過,傅文也指出,除了台灣經濟仍有改善的機會,中國當前對台灣的軍事脅迫,可能比經濟困境更引起台灣選民的關注,讓賴清德仍有機會勝選①。

  從台灣過去一些選舉實例來看,經濟議題對台灣選舉的影響並不明確,2016年蔡英文勝選未必是跟經濟議題有直接關連。候選人雖在不同的選舉時常打經濟牌,有時可能很有效果,比如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猛批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20年,把高雄市搞得“又老又窮”,並喊出2018年最經典的選舉名言“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因而捲起了韓流風潮。一時間不少藍營候選人都跟著高舉“庶民經濟”的大旗,也廣獲中間選民的支持與認同。然而,國民黨在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也曾經大打經濟牌,卻沒有產生多大效果②。更弔詭的是,幾乎在歷次選舉的各種民調,經濟議題都被台灣選民認為是當時最重要的議題,而且都有超過半數以上的選民認為國民黨比民進黨更能處理經濟問題③,但是國民黨在同一類別的選舉有時靠經濟議題得勝,有時卻是完全失效,這種矛盾狀況所以發生,顯示經濟情勢與選舉勝負未必直接關連,可能有其他因素干擾了經濟議題的作用方向。

  二、經濟議題選舉效應的辯證

  經濟情勢不好對選舉產生衝擊,至少存在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首先,經濟情勢不好,有多數比例的選民認為可以透過選舉更換執政者來改善經濟情勢。換言之,如果較多選民認為經濟情勢不好的原因跟執政者無關,即便透過選舉也改變不了,經濟議題對選舉投票就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第二,不同政黨或候選人推動經濟的能力或方式不同,選民比較雙方差異決定投票取捨。比如,左派政黨偏向政府干預,右派政黨則偏向市場操作,不同黨派候選人所提出的選舉政見確實反映出左右政黨綱領的差異。換言之,如果政黨或候選人處理經濟的能力或方式很難區隔差異,炒作經濟議題就沒有太大的作用。第三,選民認為經濟議題的重要性高於其他議題,因此會以經濟議題作為投票選擇的主要考量;反之,如果經濟議題的重要性低於其他議題,則即便前面兩個條件滿足,經濟議題對選舉結果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就經濟情勢不好,執政黨必須負責的條件來看,從過去一些實證研究及個案來推斷,台灣選民確實有時會要求執政黨為經濟情勢不好負責,因而發生政黨輪替。特別是經濟情勢惡化影響到個體發展的機會,如失業率高、貧富差距擴大會導致政黨輪替機率升高④。另外,也有些研究發現執政者施政表現是影響其連任與否的重要因素,但並不衹有經濟議題⑤。台灣的縣市長選舉,因為地方首長並沒有充分的經濟或財政介入工具,多數情況下,選民一般也不會把經濟情勢不好完全怪罪於執政縣市首長,而可能衹把經濟好壞視為施政表現的一部分。

  就不同政黨處理經濟議題的能力或方向來看,台灣政黨認同區隔向來就不是以左右意識形態,比較偏向以統獨意識形態為區隔標準。選民雖然認同國民黨較能處理經濟議題,但國民黨跟民進黨對經濟議題處理方式的差異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核心的價值取向,比如對核能發電的主張,及統獨價值的差異⑥。特別是從兩岸在2010年簽訂ECFA協議之後,國、民兩黨之間不斷就“從中國大陸進入世界”,或“從世界進入中國大陸”兩條經濟發展路徑進行論辯,基本上兩黨對經濟議題對應的差異最主要仍然反映在對兩岸關係定位的差異。

  台灣政治發展近年趨於兩極化,藍綠基本核心價值在總統大選時成為藍綠陣營選戰的主要區隔,中間選民選票流動方向反而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如以統獨議題民意分佈,觀察台灣近年政治兩極化的走向上,可以發現在藍綠之間的中間選民反而增多。Wang整理2002-2017台灣統獨意見分佈,發現在這15年間出現三個階段的變化。第一階段2002-2005,台灣的無黨派選民,在這幾年間變化不大,甚至是逐年減少,但也在這段期間內泛綠選民在兩岸政策議題上變得往光譜另一側移動、平均變得比較極端,因此這段期間內的兩極化是兩大黨越差越遠的兩極化。第二階段2005-2011,這段期間內藍綠距離縮短,但無黨派選民逐漸變少,泛藍選民比例逐漸增加,因為無黨派溫和選民選擇加入泛藍,因此造成兩極化變少,藍綠變近。第三階段2012-2017,這段期間內藍綠距離再度拉開,而無黨派選民在這段期間大增,兩大黨分佈最靠邊邊的人其實沒有增加,但因為無黨派溫和選民離開泛藍,藍綠的距離因此增加⑦。近年更因為同溫層效應擴大,除了意識形態的兩極化(ideological polarization),又逐漸出現一種情緒政治的兩極化(affective polarization)。黃紀、郭子靖應用台灣政經傳播中訪問3,825位選民的數據庫,該數據詢問受訪者對敵對政黨支持者的評價,結果發現兩大黨支持者大多覺得自己的態度溫和,卻同時覺得對方政黨非常極端,最後導致心理感覺的兩極化程度大於實際上大家各自定位位置的差距,其中國族認同或政黨認同較強烈者,心理感覺的兩極化程度較大,也就是說,這樣的心理感覺造就的差異,就是來自於情緒政治的敵我之分。他們也發現,這種情緒兩極化的感受也擴散到政治以外的私領域議題⑧。

  最後,台灣歷來的選前民調,詢問民眾最重視哪些議題,民眾回答最高比例幾乎都是經濟議題,而且與其次的議題重要性經常會有一段不小的差距,這也跟許多其他民主國家的選舉一樣。譬如,2019年9月《天下雜誌》公佈總統選舉民調顯示,在限項單選條件下,台灣民眾認為優先處理問題的順序,經濟發展35.7%高居第一位,其次依序是政治惡鬥15.3%、“國家安全”13.5%、兩岸關係13.2%、及貧富差距10.9%。美麗島電子報在今年7月初公布6月底完成的“國政”民調,在不限項複選的條件下,台灣民眾認為新總統和執政黨應該重視的政策及支持比例依序是:提振台灣經濟80.2%、老人福利和長照74.9%、避免缺水缺電74.5%、打擊詐騙保障民眾財產73.7%、物價油價與電價71.4%、勞工權益和年金71.1%、治安70.5%、“國防安全”68.0%、追查弊案打擊貪污66.4%、食品安全66.3%、婦女與兒童青少年福利65.0%、司法改革62.3%、改善貧富差距61.1%、兩岸關係58.5%、外交55.3%、青年就學就業補助52.4%,未明確回答有1.5%⑨。

  經濟議題要成為影響選舉的關鍵議題需要滿足一些條件,台灣過去的選舉,經濟影響選舉結果比較明顯的案例,多發生在直轄市及縣市首長的選舉,在總統大選則仍是藍綠統獨認同及中間選民選票流動為關鍵。從目前一些民調結果可以發現,即便民眾對當前經濟情勢不滿,但並未反映對民進黨政府施政滿意度,以及對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支持度。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