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義務教育歷史教材“去中國化”分析
http://www.crntt.hk   2023-11-05 00:14:58
 
  三、“去中國化”手法的三種歷史敘事方式

  接著要進一步探討“去中國化”手法在台灣高中歷史教材中的主要表現,是把歷史相對化、對中國歷史的貶低評價和從他人視角講述三種歷史敘事方式。這三種歷史敘事方式的內容如下:

  (一)“歷史相對化”

  “歷史相對化”的表現主要是在教材對台灣歷史,特別是台灣與中國大陸歷史關係的描繪中。這種策略常傾向於淡化,甚至否認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紐帶,強調台灣歷史的特殊性,嘗試進一步削弱台灣與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聯繫。該策略通常通過挑選特定的歷史事件或人物,或者對特定事件進行特殊解讀,從而實現對台灣歷史的相對化。

  “歷史相對化”作為一種“去中國化”的策略,對台灣青少年的身份認同無疑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策略通過弱化中華文明在台灣歷史中的角色,放大其他文化和歷史的影響,可能導致台灣青少年對自身作為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的淡化。這種方法削弱了台灣與大陸歷史的聯繫和連續性,可能導致青少年對中華文明對台灣歷史和文化的貢獻產生誤解。

  (二)“對中國歷史的貶低評價”

  此手法主要通過對中國大陸歷史事件的消極、負面描述和評價,強調台灣和中國大陸歷史的差異,塑造了一種“他者”的形象。這種策略往往通過過度強調中國大陸歷史中的負面事件或人物,或對中國大陸歷史事件進行片面或偏頗的解讀,達到對中國大陸歷史的貶低評價的目的。

  “對中國歷史的貶低評價”的策略可能對台灣青少年的身份認同產生影響。這種手法通過削弱、貶低或忽視中國歷史的重要性及其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可能導致青少年對自身的中國人身份產生疑慮,甚至可能培養出對中國人身份的一種負面心態和消極態度。

  (三)“從他人視角講述中國歷史”

  這種手法主要採用他人視角,主要是一種日本殖民者的視角,來敘述台灣的歷史和台灣與大陸的聯繫,更多地關注外來力量對台灣的影響,以扭曲台灣歷史是中國歷史一部分的事實。這種策略通常通過選擇性地敘述殖民者在台灣的政策或事件,特別是殖民統治時期對台灣社會經濟的貢獻,以此弱化台灣青少年對中國的歷史認知和評價,進而受到這種“他人視角”影響而產生偏差的潛移默化和心理暗示的作用。

  “從他人視角講述中國歷史”最容易對台灣青少年的身份認同產生影響。此種方法將焦點放在其他文化和歷史對台灣的影響上,比如從日本殖民者的視角敘述歷史,可能使得青少年對日本的殖民統治產生錯誤認知,把“殖民”誤解為是“開發”;同時,又強化了第二種敘事方式對台灣青少年自身作為中國人的身份的負面情緒,甚至是誤解。

  四、案例分析

  接下來是通過三個歷史教材中的關鍵歷史事件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討“去中國化”手法在台灣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具體運用。這三個案例分別是鄭成功治理台灣的歷史、劉銘傳治理台灣的歷史以及“抗日三猛”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

  (一)鄭成功治理台灣的歷史案例分析

  在舊版本,也就是“101和104課綱”下的歷史教材中,鄭成功治理台灣的時期被描繪成一個獨特的階段。鄭成功被塑造成一位英勇而智慧的領導者,他成功地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台灣,並在台灣推動了一系列改革,促進了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篇幅為8頁、1900字。然而,在新版本,也就是“108課綱”下的歷史教材裡,鄭成功治理台灣的歷史不僅被塑造成孤立的歷史,而且鄭成功本人也被塑造成一位外來者,其明朝將領身份被刻意抹去。此外,對鄭成功的貢獻和治理也存在貶低和消極評價的現象。鄭成功這段歷史被縮減到衹剩3頁、760字。後續的分析將探討這些“去中國化”的手法如何在這段歷史敘事裡體現。

  1.“歷史相對化”

  (1)翰林版教材:鄭成功,明朝將領,台灣的開墾者

  在“104課綱”下,翰林版歷史教材在描述鄭成功治理台灣的歷史時,強調了鄭成功的身份和貢獻。具體內容主要講述的鄭成功,原名鄭森,蒙明朝朝廷賜姓“朱”,並賜名為“成功”,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國姓爺”或“鄭國姓”的由來。他先在澎湖安營紮寨,然後帶領軍隊前往台灣,在當地漢人的協助下,順利攻下普羅民遮城,最後荷蘭長官揆一投降。從此,鄭氏家族三代統治台灣,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政權。他推動了漢人社會的發展,實施軍屯制度,推動土地開發,並受到儒家思想的深深影響,招募文人,設立學校,推動文教事業,使傳統的中國行政制度和儒家文化在台灣傳承和發展。⑭p.32-36

  (2)龍騰版教材:鄭成功,一位外來者,與台灣高山族的衝突

  在“108課綱”下,龍騰版教材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顯著的調整,歷史的敘事焦點轉向台灣人的角度,例如,這部分教材強調了“在鄭氏時期引入的中國政治、文教制度,以及大量的漢人移民到台灣進行開墾”以及“對中部原住民的攻擊”,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心,營造出一種漢族從大陸來到台灣,並與台灣高山族產生衝突的假象。這樣的描述,將漢族移民到台灣開墾、台灣人是漢族、台灣社會是漢族社會這些中國歷史事實,改變為台灣高山族受到鄭成功到台灣的干擾的故事。⑮ p.20, 39, 41, 120

  2.“對中國歷史的貶低評價”

  在對鄭成功的評價上,兩種教材體現出顯著的不同。歷史評價對身份認同的影響至關重要。

  1)翰林版教材:鄭成功積極開發了台灣

  翰林版教材對鄭成功的評價正面且積極,重點突出他在台灣的統治確立了漢人社會,推動了漢人的定居和墾殖,使得他們在社會上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實施郡縣制和科舉制度,都使得傳統的中國行政制度和儒家文化在台灣得以傳承和發展。甚至清朝光緒皇帝也對他的貢獻表示過讚揚,認為他為台灣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⑭p.32-36,81

  (2)龍騰版教材:鄭成功出於自身利益而“利用”台灣

  相比之下,龍騰版教材對鄭成功的評價則顯得相當負面。例如,該教材指出鄭成功“為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決定擴大耕地面積,導致原住民面臨更為嚴重的生產危機”。⑮p.20這種表述試圖低估鄭成功的貢獻和影響,把這位民族英雄貶低為一位利己主義者,他在台灣的開發和治理都是出於一己私利,這裡也貶低了這段台灣史的地位。

  (二)案例二:劉銘傳治理台灣的歷史案例分析

  在舊版本的歷史教材中,劉銘傳治理台灣的歷史得到了特殊關注。作為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員,劉銘傳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推動了台灣的現代化進程。這段歷史的篇幅為17頁,約2900字。然而,在新版本歷史教材裡,劉銘傳治理台灣的歷史被塑造為與中國大陸歷史基本無關的階段。同時,對劉銘傳的貢獻和政策也存在貶低和消極評價的傾向。龍騰版把劉銘傳的歷史敘事壓縮到衹剩半頁、57字。在下文中,必須詳細探討這些“去中國化”的手法如何在劉銘傳治理台灣的歷史敘事中體現。

  1.“歷史相對化”

  (1)翰林版教材: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由中央派員到地方進行開發

  該版本的教材將台灣置於清朝統治的大背景下,明確指出“1885年(光緒十一年)將台灣設為省,並以劉銘傳為首任巡撫”。這段描述清晰地顯示了清朝對台灣的主權以及劉銘傳的角色,其中劉銘傳的部分約500字,凸顯了這段歷史的重要性。⑭ p.82

  (2)龍騰版教材:台灣是疆域邊緣、附屬之地

  在這個版本的教材中,劉銘傳的歷史被放置在“帝國的邊緣——傳統帝國的統治”的框架之下,描繪了清朝統治下台灣的邊緣形象,並強調“台灣衹是附屬於福建省的行政區域”。⑮p.62這種敘事方式淡化台灣作為中國領土的事實,嘗試疏遠台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繫和政治聯繫。

  2.“對中國歷史的貶低評價”

  (1)翰林版教材:強調清政府在台灣進行現代化的成果

  翰林版教材強調了劉銘傳在台灣的貢獻,如積極推動開山撫番政策、購置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政總局以及修建從基隆至台北的鐵路等一系列現代化設施,使台灣在當時成為全國各省中現代化進程最快的一省。⑭p.69-84

  (2)龍騰版教材:突出劉銘傳對高山族的負面影響

  龍騰版教材對劉銘傳的治理手段和政策給予了負面的描繪,例如提及他對原住民社會的影響,以及在推行開山撫番政策過程中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對於劉銘傳在台灣進行的現代化建設等積極成果,龍騰版教材卻完全不提及,這種帶有嚴重偏見的表述,正是對中國歷史的負面評價體現。⑮p.23-24

  3.“從他人視角講述中國歷史”

  (1)翰林版教材:未提及日本殖民統治者在台灣的影響,這符合中國史的敘事方式,關注的是台灣的被割據和重回祖國。

  (2)龍騰版教材:傾向於強調日本殖民統治者對台灣的“建設”

  龍騰版教材在描述台灣歷史時,明顯傾向於突出日本對台灣的“建設”和貢獻。在簡化和扭曲劉銘傳治理台灣之後,教材重點強調日本在台灣引入的現代化經濟“建設”,如設立警察體系與保甲制度——一種日本殖民時期的地方自治機構,以及各種基礎設施“建設”。⑮p.133-137

  這些措施實際上是日本對台灣實施嚴格統治的手段,但卻被描繪為一系列的“建設”,顯然是對歷史的扭曲。而且,這些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實際上是在巡撫劉銘傳的任期內奠定的。可以看出這不是一種中國史敘事方式,而更像是日本殖民者的敘事方式,明顯體現了“書寫他者”的操作,目的在於切斷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聯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