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近日,據媒體報導,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表示,到2031年,德國在彈藥方面必須投資超過200億歐元。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也表示,要提高軍費預算。德國近年來愈發重視國防實力的提升,從頒布《國家安全戰略》,到不斷擴大海外軍事行動地域,其重振國防實力的步伐不斷加快。作為西方大國和歐盟的核心國家,德國國防實力的發展動向引人關注,其國防政策的調整轉型也將影響歐洲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
傳統弱化,強硬色彩日益凸顯
當前,德國國防實力建設和運用不斷轉型,二戰後形成的“和平主義”“軍事克制”傳統在逐步弱化,其國防政策的強硬色彩日益凸顯。
出台戰略規劃。德國聯邦政府日前正式出台二戰後首版《國家安全戰略》,與德國政府發出的“時代轉折”政治宣言相呼應,成為其國防政策轉型和建設的藍本。這份長達76頁的文件,全面分析了德國的安全環境,將俄羅斯界定為“歐洲-大西洋地區最大的威脅”;將“積極防禦”列為保障德國“綜合安全”的三大支柱之首;文件聲稱,德國要在防務領域更具韌性和抗風險能力,國防開支將增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達到北約規定的標準;聯邦國防軍將成為“歐洲常規防禦的基石”。
加大資源投入。除一再重申提高國防預算外,德國政府還另外設立了總額達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用於更新和補充裝備。如投資重大軍工項目,200億歐元用於補充火炮和彈藥,30多億歐元用於推動軍隊數字化建設等;與歐盟夥伴國共同研發新一代裝備,擬劃撥340億歐元夯實歐盟“戰略自主”根基;加強跨大西洋軍事合作,分別投入150億和50億歐元購買美制F-35戰機和美制新型重型運輸直升機。依托增加的軍費,德國已開啟新一輪軍改,計劃在2031年將全軍擴充至20.33萬人,並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和北約“高戰備部隊”提供兵力支持。
拓展軍事干預。德國從提供防護頭盔等“非致命性裝備”,到提供反坦克武器、防空導彈、榴彈炮、“豹”式坦克等重型裝備,近期一再加大對烏克蘭軍援力度。德國還以歐洲和亞太地區為重點,“雙線並行”加強海外軍事部署。6月底,德國宣布計劃在立陶宛永久駐扎4000人的戰鬥部隊,並建立德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德國還計劃2024年向亞太地區派遣一艘最新型的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和一艘支援艦。日前,德國軍隊首次參加了在澳大利亞舉行的“護身軍刀2023”聯合多邊演習。諸多跡象表明,德國謀求在亞太地區“常態化軍事存在”的意圖日益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