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拜登形容七國集團承諾向烏克蘭提供長期援助如同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援助,以及北約新集體防衛計劃需要若干年才能完成來看,北約準備俄烏衝突曠日持久。但是,北約新集體防衛計劃的規模及其貫徹的新“威懾戰略”,又意味著美西方決意與俄羅斯打到底。持久戰的意願反映對核大戰的恐懼。直接交戰的部署則是孤注一擲的冒險。問題在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亦即所謂“集體自衛”和新“威懾戰略”,對俄羅斯不起作用。
所謂“集體自衛”,實際上是把保衛北約所有成員國的最終責任落在美國肩上。如果挑戰北約成員國的不是核大國,那麼,北約集體自衛制度足以產生威懾效果。但是,俄羅斯本身是核大國,難道美國準備重啟冷戰時期的恐怖平衡來履行第五條?難道北約其他所有成員國願意接受毀滅性後果?換言之,在與俄羅斯為敵的條件下,北約集體自衛制度和新“威懾戰略”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北約與俄羅斯談判不分割的共同安全協議。
烏克蘭人民不會容忍俄烏衝突持久。實際上,華萊士和沙利文公開駁斥澤連斯基,已反映美西方對支援烏克蘭繼續同俄羅斯打下去,不僅愈益力不從心,而且愈益惶恐。
·相互糾纏呈螺旋式惡化
力不從心的是,現代戰爭的耗費實在驚人。不久前,拜登公開承認,不僅烏克蘭的軍備消耗殆盡,而且美國軍火也庫存無多。愈益惶恐的是,美西方支援烏克蘭同俄羅斯的常規戰不斷升級,愈益瀕臨核大戰懸崖。
俄烏衝突除非按俄羅斯的條件才能停戰促和,否則,戰火必定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美國領導北約必將與俄直接交戰。留給美西方的時間不多了。抉擇愈益逼近,美西方與烏克蘭之間、美西方國家之間、美西方各國內部不同黨派之間、美西方各國人民與政府之間、烏克蘭人民與政府之間以及烏克蘭統治階層內部等,都會加劇矛盾,而且,相互糾纏、呈螺旋式惡化,勢必導致俄烏衝突不斷升級。
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7月13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雅加達應約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指出,中美“雙方要從具體事情做起,堅決阻止‘灰犀牛’,妥善處理‘黑天鵝’,徹底搬掉‘攔路虎’,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積累條件、排除干擾。”我理解,“灰犀牛”不止於台海問題。
作者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