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約是令歐洲依附於美國的工具
http://www.crntt.hk   2023-07-17 16:33:25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本周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峰會的北約領導人完全有理由舉杯慶祝他們所取得的成功。就在4年前的北約峰會召開前夕,該組織看起來還處於低谷。用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話說,它當時的狀態無異於“腦死亡”。自俄烏衝突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北約歡迎瑞典加入(芬蘭於今年4月成為正式成員國),並派遣軍隊增援其東翼,歐盟國家終於兌現了長期推遲的增加軍費的承諾。

  這一轉變當然鼓勵了該聯盟的支持者。甚至該組織的批評者,比如認為北約分散了人們對東亞注意力的對華鷹派,以及希望華盛頓重新關注外交解決方案和國內問題的人,也承認北約的目標主要是保衛歐洲。

  但是,北約從成立的那天起就從未把集結軍事力量作為首要關切。在冷戰高峰時期,北約只部署了100個師,只占華約兵力的一小部分,無法指望它擊退蘇聯的入侵,甚至歐洲大陸的核武器也在華盛頓的控制之下。相反,它旨在將西歐捆綁在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這一宏大得多的計劃上,在這樣的世界秩序中,美國提供軍事保護,以獲得歐洲在貿易和貨幣政策等其他議題上的讓步。在這項使命中,北約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

  許多觀察人士預計,在冷戰對手土崩瓦解後,北約會就此畫上句號。但在1989年之後的十年裡,該組織才真正獲得發展。北約在東歐為歐盟扮演了評級機構的角色,由它來宣布哪些國家的安全狀況適合發展和投資。

  當歐洲人被證明過於頑固,或被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情緒所左右時,大西洋一體化照樣進行。捷克共和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97年,在是否加入北約的全民公決中,面對可能的反對票,北約秘書長和高級官員決定讓布拉格乾脆取消公投,該國於兩年後加入北約。進入新世紀後,北約的工作重點穩中有變。恰逢全球反恐戰爭,2004年的“大爆炸”擴張——七個國家加入北約——見證了反恐在聯盟言論中取代了民主和人權。

  在防務領域,北約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幾十年來美國一直是武器、後勤保障、空軍基地和作戰計劃的主要提供者。儘管大家都在說當前發生在烏克蘭的戰爭讓歐洲的力量得到加強,不過歐美實力不對稱的局面基本上沒有改變。很能說明問題的一點是,美國軍事援助的規模——衝突爆發的第一年達到470億美元——是歐盟國家援助總和的兩倍多。歐洲在防務開支上作出了承諾,不過最終的結果可能不像看上去那麼可觀。一年多以前,德國政府宣布要為本國武裝部隊設立規模達1100億美元的特別國防基金,不過這筆款項基本上沒怎麼動用過。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