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由创新驱动的高质量供给体系。 |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黨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並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探寻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系统主动地建构基於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种建构既是基於历史演进过程中被历史选择並经受实践检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质特徵,也是基於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瞻性判断,体现了中国共产黨人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物质基础。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是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重点。
光明日报发表山东省委黨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黄凯南文章表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內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便不考虑人口变化、汇率变动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中国人均GDP到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年均增长率仍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是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必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強大动力机制涵盖创新驱动、市场规模驱动和制度驱动三种动力,以及这三种动力的协同演进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好这三种增长动力的潛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这三种增长动力的协同演进,著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由创新驱动的高质量供给体系。供给侧的改革方向为系统性增強供给侧的创新动力。无论是企业还是产业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著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构建由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衹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併创造新的用途,中国才能夠摆脱资源瓶颈和环境约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