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全面推動數字化建設,應著力打通數據要素國內國際循環、算力網與電力網循環、數字化技術與產業循環,逐步構築數字化領域國家競爭新優勢。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撑。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加快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大背景下,應集中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著力打通三組循環,逐步構築數字化領域國家競爭新優勢,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加快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市場體系,打通數據要素國內國際循環。國內層面,統籌規劃一級市場(數據資源市場)和二級市場(數據產品與服務市場)聯動的數據交易場所體系,有效釋放數據紅利和創新紅利。國際層面,以雙邊帶動多邊,以試點帶動整體,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和地區開展數據合作并簽訂雙多邊合作協議,鼓勵試點加入區域性數據跨境合作,創新數據跨境跨域傳輸實施路徑,不斷強化數字化領域國際定價權和影響力。
二是立體化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打通算力網與電力網循環。當前應當以實現“雙碳”目標為牽引,統籌電力網和算力網兩張網布局。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區選址布局大規模數據中心,探索利用西部地區清潔能源建設新一代數據中心,開發利用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另一方面,在東部優先布局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立東西部地區人工智能數據、算力和算法資源定向輸送通道,開發共性關鍵技術應用平台,幫助東部數字經濟企業降低整體能耗水平。
三是強化數字中國前沿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打通數字化技術與產業循環。當前應當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提前布局并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強化自主可控產業開源生態建設。有效協同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行業組織,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攻關。加快締結數字化技術創新領域高水平雙多邊協議,積極參與制定科技領域國際規則,共同探索、協商建立有利於多邊科技合作的國際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