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也明確緊抓新機遇。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宏韜表示,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是人工智能從專業智能走向通用智能的關鍵技術。目前上海徐匯區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積極引進和培育了一批大模型研發團隊,未來將加快研究打造大模型生態集聚和創新應用高地。
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認為,大模型技術為社會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會帶來許多治理挑戰。下一步不僅要營造創新生態,還需要重視防範風險。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國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礎技術的自主創新、推廣應用、國際合作,鼓勵優先採用安全可信的軟件、工具、計算和數據資源。同時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提供服務前需申報安全評估。
地方上也明確要探索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加快政策研究、加強人才保障。例如北京明確要持續推動監管政策和監管流程創新,建立常態化服務和指導機制,加強網絡服務安全防護和個人數據保護等舉措。武漢計劃培養大批專業性的人工智能安全人才,建設國家級的人工智能安全攻防實驗室,加速集聚人工智能安全企業。
曹峰建議,緊密跟蹤人工智能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趨勢,提前布局和研判可能出現的可信和安全風險,同時加強人工智能可信和風險管理體系、技術工具等方面研究,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防範相關風險。
趙志耘表示,未來,我國還需加強資源和研發力量統籌,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加快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和倫理規範在大模型研發全鏈條落地生根,以進一步促進大模型有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