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充分認識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與整體就業大局的關係,全力以赴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建立健全全社會聯動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體制機制。“穩就業”在“六穩”中居首位,穩就業的關鍵就是穩住大學生就業。從數量上看,高校畢業生是最龐大的就業群體;從質量上看,大學生文化素質高,是人力資源的寶貴財富;從結果來看,大學生的背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期望和安寧。促進大學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確保社會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近期,教育部實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行動,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也要認識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任務,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推動形成高校、政府、企業、家庭等多方聯動的促就業生態,以青年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青春動力。
三是要科學把握就業與教育的關係,全面提升人口素質,加強人才培養與就業的有效銜接。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當前,社會發展方式不斷向著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勞動力素質提升的方向轉變,教育是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需求導向,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對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宏觀上及時進行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的調整,以減少“學用不對口”“專業不對口”等現象。在培養方式上,要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將大學生生涯教育的端口前移,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素質,切實提升教育與勞動力市場的適配性。
四是要靈活協調就業政策與其他經濟社會發展政策之間的關係,加快釋放新業態就業的巨大潛力,拓寬青年就業新渠道。當前,新業態增長迅速,成為當前以及未來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靈活自由、興趣驅動的就業方式也成為當下越來越多青年的選擇。適應新發展模式的有關政策支持,如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政策、社會保險制度、人才評價體系、監管機制等,需要不斷優化完善。同時,激發新就業態就業活力還需要更多社保補貼、稅收優惠、技能培訓等政策扶持,降低新業態就業風險,進一步發揮新業態對就業擴容提質的積極作用。
五是要深刻理解就業與人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引導青年將國家需要與個人發展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人的自身發展需要通過勤奮勞動來實現,衹有將教育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才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產業的不斷迭代對勞動者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僅依靠學校教育獲得的知識技能遠遠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做實做強繼續教育,注重培育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培養一批靈活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型高素質勞動者。高質量就業是勞動者將個人所學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鏈接起來的重要途徑,要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擇業觀、人生觀,鼓勵青年到基層、西部地區就業,同時要不斷健全兼顧個體權益和社會利益的保障激勵體系,讓更多年輕人將個人職業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廣闊天地中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