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騎行空間,創造消費場景
威海路是日照東港區次級主幹道,曲阜師範、山東體院的日照校區坐落於此,路旁體育用品店面扎堆。
記者隨意走進一家運動自行車專賣店。新到貨的車輛立在店門口,店員正忙著拆封、組裝。店鋪內部,造型各異的運動自行車滿滿當當,店長李根生正忙著向顧客介紹產品。
“運動自行車主要有寬胎平把的山地車、窄胎彎把的公路車、精致小巧的小輪車、前後有貨架的旅行車……”李根生說,“目前最受歡迎的當數公路車,往往是一到貨就會有顧客上門。”
這家店開業已有10個年頭,從去年開始,李根生真切地感受到騎行“火”了:“一年賣掉1500多輛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生意為啥這麼火?李根生向東指了指:“周邊生活、商業配套成熟,距離海邊衹有兩公里。騎行的人越來越多、騎行的環境越來越好,我們跟著沾光。”日照近年來打通了總長60多公里的兩條綠道,山海風情綠道串聯湖光山色,陽光海岸綠道臨海而建、連接16處景點和民俗村。
港口城市向海而生,沿海綠道也在鋪展商機。在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西北3公里處,山海風情綠道東起點的兩城揚水站自行車驛站人氣頗高。
這座兩城河畔的兩層小樓,由市級文保單位改造而來,外觀保留歷史風貌,內部進行重新裝修。一層提供自行車維修、租售服務,二層用作咖啡廳,供騎友休息、交流。“開業才一年多,去年進店超3萬人次,今年會推出更多產品和服務。”驛站負責人介紹。
拓展騎行空間,就是在創造消費場景。在日照,騎行綠道串聯起北部山岳旅遊資源和東部海濱旅遊資源,“山海聯動”,成為市民遊客參與全民健身的好去處,也創造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廊道。
放眼全國,青海湖環線、川藏線、新藏線等傳統騎行路線,濃縮西南景致精華的大香格里拉環線、沿河西走廊行進的絲路之旅、古今文脈攬勝的大運河文化之旅、海灘椰林如畫的海南島環線等新興路線,同樣有力地推動著沿線地區匯聚人氣、增添發展底氣。
“近年來每逢長假,文旅部與國家體育總局會推出‘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越來越多地方也在開發本地騎行路線。”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副秘書長彭海波建議,各地不斷提升軟硬件條件,打造騎行友好型環境,從城市規劃起做好引領,在沿線建設上持續跟進。
國產品牌崛起,推動產業升級
“五一”假期前夕,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49家體育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及9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其中,專營自行車整車或配件生產的達到7家。據瞭解,目前的自行車裝備市場,服裝、鞋襪、智能穿戴設備等細分領域規模也在逐漸擴大。
在山東樂陵經開區,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青從兜裡掏出一個電子秤,掛上一輛公路車的車梁,屏幕顯示“5.80千克”。“這是我們推出的最輕便的車型,重量和一桶花生油相當。”王春青說。
檢驗公路車性能,有一個關鍵指標:重量。車輛的輕便快捷,離不開新材料的應用。據介紹,瑞豹在碳纖維自行車車圈、車架、車座製造等方面擁有65項自主創新技術,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山東省“瞪羚”企業。
近兩年“騎行熱”帶來市場活力,讓公司得了實惠,更添信心。“去年內銷翻番,眼下部分訂單更是排到了年底。”王春青說,為了更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擴建了生產線、上馬了智能化生產項目。
小車輪轉動大產業,不少傳統國產品牌也因此活力煥發。據美騎網《2022年中國自行車行業調查報告》,永久牌自行車仍保有2%的用戶擁有率。
據統計,騎行群體中,67%以上的受訪者擁有超過2輛車,購車預算在8001元—30000元區間的用戶占比47.3%;除整車外,把套、坐墊等小零件,傳動系統、輪組等大部件,騎行服、頭盔、鞋襪、碼表等裝備以及維修保養工具等,國產品牌的用戶認同度也處於上升趨勢。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表示,不少國內車企著力打造品牌美譽度,逐漸在中高端運動自行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隨著城市騎行環境改善、賽事活動數量大幅增長,相關企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