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促鄉村消費與“數”同行
http://www.crntt.hk   2023-04-26 08:45:50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中央網信辦等5部門日前印發的《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指出,到2023年底,我國數字鄉村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農村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1.9億,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到26.5%,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5800億元。同時,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59285億元,屬於一個消費人口近5億、體量近6萬億元的龐大市場。可見,我國農村消費市場與數字化發展都具備不小的潛力,是未來擴內需、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當前,我國農村消費品零售額、農村網絡零售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均保持快速增長;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升級類產品和服務型消費在農村的增長也保持了較快的速度。中消協日前發布的《2022年農村消費環境與相關問題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消費環境的綜合滿意度為75.35分,總體表現良好,同時在快遞到村、售後服務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如何更好地保持農村消費的良好勢頭並有效實現這些政策目標?以數字化為特徵的數字鄉村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數字鄉村可通過重塑鄉村消費的時空關係與交互方式,為優化農村消費結構、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提供新辦法。數字技術具有的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和廣覆蓋性,有助於打破時間與空間等物理上的限制,使城鎮地區的前沿技術和先進知識滲透到農村地區,並通過提高農村地區人力資本、激活鄉村市場中的沉睡資源、催生數字新業態新模式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和提高農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續提高農民消費能力、革新傳統消費習慣。
  
  與此同時,數字化還有助於解決當前農村消費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進一步豐富商品種類、升級服務方式、治理假冒偽劣產品現象、暢通物流配送等。為此,要找准關鍵方向,綜合施策,充分發揮數字化優勢,千方百計提升農民消費能力,不斷釋放鄉村消費潛力,讓農民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第一,持續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體系。要推動農村產業數字化轉型,拓寬農產品銷售路徑,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積極引入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精準種植”等,大幅度提高農業技術和生產效率,節約種養成本,實現增產增效。廣泛利用數字信息化的優勢,推廣農業智慧平台的應用,幫助農民瞭解市場動態,學習和掌握新技術,獲取災害信息,抵禦農業經營風險。
  
  比如,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大有可為。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已成為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表現形式。可增強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助其掌握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技術,突破農副產品銷售的時空限制,縮小信息差,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多元經營主體營收,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第二,打造方便快捷的數字物流體系。要保障農產品、生產消費物資有效進出,為農村電商提供便捷的運輸渠道,為鄉村消費提供物流支撐。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培育一批鄉村物流骨幹龍頭企業,建設物流大數據平台,綜合分析研判電商成交數據、物流配送數據、產品銷售地區等信息,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數據支撐。鼓勵資源整合共享,推動農村郵政、快遞、交通、供銷、電商等各類主體深化合作,共建農村寄遞公共配送中心,促進“一店多用”,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第三,引入數字溯源技術,提升鄉村消費商品質量。當前,在農村大集、鄉村商超小店、集貿市場上,存在不少假冒偽劣以及“三無”產品,而農民的品牌意識不強、辨識力不夠,容易上“山寨”商品的當。對此,應加強源頭監管治理,規範商品流通渠道,堅決杜絕這些不合格的商品流入農村。要依托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構築透明可信的商品追溯體系,對“進村”商品推動實施“一物一碼”,對問題商品採取溯源追責,倒逼各環節加強商品質量安全管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曉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