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度重視就業質量的提升,努力實現就業“增量提質”。不斷完善工資增長機制,將工資增長與經濟增長、勞動生產率增長“兩同步”落到實處,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強化法治在提高就業質量中的作用,大力促進勞動力市場的依法治理,對各種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堅決說不。在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的同時,注重社會保障方式方法的創新,以適應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對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新挑戰。採取多種措施努力消除就業歧視,促進勞動力市場公平就業,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第三,高度重視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努力提高培訓實效。無論是實現充分就業還是提高就業質量,加強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前,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而職業技能培訓是緩解結構性失業的關鍵所在。在不斷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應鼓勵和支持企業在職業技能培訓中發揮重要作用,激發勞動者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提高培訓實效放到重要位置,杜絕培訓過程中的形式主義,以是否真正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為評價標準和最終目標。高度重視對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拓展職業發展渠道,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
第四,分類施策,關注重點群體就業的突出矛盾。目前,青年特別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脫貧農村勞動力、農民工等是需要高度關注的就業重點群體。雖然就業難是共性問題,但每個群體的難點又有所不同,需要分類施策,精準服務,緩解他們的就業困難。對於青年群體來說,需要加強職業規劃和職業指導,強化高校與勞動力市場的對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和培養人才。同時,大學生也有必要轉變就業觀念,放棄一味求穩的擇業心態,堅定勤奮勞動實現自我價值的理念。對於脫貧農民工,應加大對他們的幫扶力度,加大以工代賑的支持力度,創造獲得更多非農就業機會;完善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支持性政策,加強勞動保護,創新社會保障方式方法。對於殘疾人群體,除了要為他們創造更多就業創業機會外,更要充分發揮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吸納殘疾人就業的引領作用,並採取措施調動用人單位主動招錄殘疾人。
第五,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暢通信息,解決結構性矛盾。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導致信息不對稱、供需失衡,是產生結構性失業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現為一邊是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選,另一邊卻是勞動者找不到合適的崗位。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多開辟一些專題招聘、專項招聘、特色招聘等渠道和平台,提高招聘求職的效率和精準度、針對性,降低供需雙方的搜尋匹配成本。
第六,加強對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評價、監督和指導。建立科學的高質量充分就業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評價發現問題和短板,提高政策的自我優化能力。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切實讓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政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參與的社會合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順利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