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古城劍川氣自華
http://www.crntt.hk   2023-04-16 08:16:22
 
  古城的四門和城墻在歲月變遷中已然無存,但所幸整個古城格局基本沒有變化,內部功能分區明確,街巷尤其規整有序。四門街道結合處都以“丁字形”連接,街直而不寬,寬度一丈左右;巷長而不直,寬度不超四尺,隨彎就曲,不可行車,來往步行。從南門外到北門外的街為主要商貿通道,兩旁民居均為前鋪後院的結構,買賣居住兩相宜。從文照街向西至文廟,街道兩側和正中均以青石板鋪設,中間以彈石鑲填。舊時,官員走正中青石路,有功名和德高望重者走兩側青石路,平民走彈石路。

  古城內有大量民居留存,建築樣式均為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這種民族民居樣式,吸收了北方庭院式和南方樓台式建築風格。“三坊一照壁”與北方四合院相近,由一正房、兩廂房和一照壁組成,通常正房坐西朝東,正對照壁。在院子四角再建耳房連接,形成四個小天井和大天井相連的“四合五天井”樣式。白族民居合院式空間布局在明代就已成型。院落大門位置必須位於正房左側,門樓可以雕梁畫棟、飛檐串角。民居灰瓦白墻,木構架均為榫卯結構,頗有神韵。

  20多年前,國家文物局專家組來劍川檢查指導工作,專家們不約而同地對散步經過的西門街贊嘆不已,認為西門街傳統街巷保留完整,成片的明清白族傳統民居建築格局和樣式完好,有重大的保護價值。2006年,劍川西門街古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此為契機,劍川縣的文物保護工作有了質的提升,從原來的點狀保護轉為涵蓋文化遺產留存生態、格局、風貌和地域特點的全域整體性保護。集中反映古城風貌特色的西門街、張家衝、營盤巷等22公頃傳統街巷區域被劃定為保護區,區域內主要空間尺度保持不變,不得新建任何建築。此區域外的25公頃古城範圍為建設控制地帶,這一區域內若有不得不進行的建設活動,在建築空間風貌、體量樣式、建材工藝等方面也必須“修舊如舊”。古城外圍50至150米範圍內的42公頃區域為環境協調區,這一區域的改變需遵循一個原則:不能對古城視覺完整性造成破壞。

  古城保護規劃的重點是民居保護。以名人故居為載體,規劃民族文化博物館群。目前,已有劍川歷史文化博物館、劍川民族博物館、周鐘岳紀念館、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之路分館等。

  2014年,國家文物局評審通過了劍川西門街古建築群修繕方案,對重點院落逐項修繕,整合棚戶區改造經費和城建資金,對各類民居進行文物專業修繕。正是這次修繕使古城得以延年益壽。目前,劍川古城內90%以上的建築都是古民居,其中明代建築21處,清代建築146處。年代最早的是建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趙將軍第,為明初戍衛劍川的趙姓將領的宅院。

  古城民居都一直有人居住,衹有一處例外,那就是昭忠祠。整個建築格局完整,為三進院,由祠堂、過廳、門樓及廂房組成,是雲南明代建築遺存中的典型。現在,這裡成了公益性文化藝術展示場所,精巧的建築和精美的藝術作品相映生輝、相得益彰。

  人居環境的改善、文化底蘊的彰顯,提升了居民的自尊自信。漫步劍川古城,你會注意到,家家戶戶大門上貼的不是門神,而是請當地文人畫的花鳥、寫的詩詞。縣城98%的居民都是白族人,白族文化也在客棧、餐飲以及木雕、石雕、布扎、刺綉、黑陶等手工製作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能工巧匠大顯身手,劍川白族人家在家門口致富的理想一點點變成現實。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