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生產能力的提高將刺激消費增長。汽車是印度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關鍵驅動力。印度將汽車行業視為發展重點,希望到2023年可以吸引80億~100億美元的國內外投資,到2024年底實現將產業規模翻一番,由910億美元增加到1800億美元。為此,印度推出汽車及零部件“生產關聯激勵計劃”,為國內汽車製造商提供補貼,允許100%的外國投資按照“自動生效”路徑投資。2022年2月,政府將塔塔、馬魯蒂鈴木、馬恒達汽車、現代等納入“生產關聯激勵計劃”。在印度政府的努力下,如果能夠有效提高國內汽車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本土汽車性價比,有助於釋放被汽車高關稅抑制的消費需求。
此外,道路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不斷增長的物流行業也將提高用車需求。根據2023~2024財年預算案,印度資本支出預計將增加33%,將宣布開通多個公路和高速公路項目。印政府計劃投資130億美元建設德里-孟買高速公路,可以大大縮短兩地通車時間,2月已經開通第一路段。
制約因素
儘管投資者普遍看好印度汽車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但其能否持續擴張仍然受到許多因素制約,國際汽車製造商希望從這一擴張性市場“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一是收入水平下降抑制了人口的消費潛力。自新冠疫情暴發後,印度逾80%的家庭收入下降,超過3300萬人返貧。目前,印度失業率仍然維持高位,大量青年人口難以就業。印度政府近年已停止發布年度失業率,而據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的數據,2022年12月印度失業率從11月的8%上升至8.3%,仍高於疫情前水平。總體收入水平下降,抑制了人口的消費潛力,汽車消費市場當然也會受到影響。
二是保護性政策和高稅率推高汽車價格。印度為了保護和發展國內汽車製造業,對汽車進口徵收較高關稅。目前,落地成本超過4萬美元的汽車在印度面臨100%的進口關稅,額外還需繳納10%的社會福利稅。印政府計劃從今年4月開始,將低於4萬美元的汽車進口關稅從60%進一步提高至70%,將半散件組裝汽車的進口稅由30%提高到35%。在國內,印度對機動車徵收的商品和服務稅稅率高達28%,加上各邦徵收的其他稅種,印度消費者的相關稅費占購車成本的37%~38%。高昂的汽車購置成本以及相對較低的收入水平成為印度居民汽車消費關鍵阻力。
總體而言,外國汽車廠商在印度投資並且保持盈利並不容易,除了需要面對並不理想的營商環境,還需要與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印度瑪魯蒂鈴木公司和現代公司等競爭。韓國大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都因巨額虧損放棄了在印度生產。
|